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安徽民间唢呐流派及演奏特点
被引量:
1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安徽民间唢呐已形成了以隋兰魁、刘凤鸣、张连升为中心的民间流派。隋兰魁的“吐、捂、遮、攥”①是把攥子吹奏方法的总结;刘凤鸣的“挛、顶、借、带”是演奏上的突破;而张连升的“吞、轧、揉、颤”则高昂粗犷,对比鲜明,音乐酣畅淋漓。
作者
隋景山
机构地区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出处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5-70,84,共7页
Journal of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关键词
安徽民间唢呐流派
隋兰魁
刘凤鸣
张连升
演奏特点
分类号
J632.14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135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79
参考文献
4
1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校刊《艺术探索》,1990,(1).
2
.[N].《人民日报》,1986年9月15日.
3
.[N].《光明日报》,1986年25日.
4
《安徽乐坛》,1983,(11).
共引文献
33
1
唐莉.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中国化进程探析[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7-69.
2
杨魁孚.
学习邓小平人口思想[J]
.人口与计划生育,2004(8):6-9.
3
褚金英,蔡冯玲.
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邓小平人口思想[J]
.人口与计划生育,2004(8):10-12.
4
胡振良.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宏观理论分析[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3):45-48.
5
王也扬.
毛泽东关于“双百”的思想及其变化[J]
.中共党史研究,2000(3):45-54.
被引量:2
6
朱建文.
论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1):74-75.
7
唐复华.
试论鲁迅婚姻与爱情的两难选择——兼评李天明先生对鲁迅的误读[J]
.鲁迅研究月刊,2004(12):40-51.
被引量:1
8
陈锡喜.
邓小平时代主题论的哲学思考[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0(1):64-68.
9
沈传亮,胡莹.
论邓小平与创新行为实现机制的构建[J]
.理论与改革,2002(1):87-89.
被引量:1
10
张丽璇.
论邓小平的和谐社会思想[J]
.江汉论坛,2005(8):45-48.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35
1
吴凡.
民歌的流传变异性刍议——以民歌《打花鼓》与《凤阳花鼓》为例[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3):35-36.
被引量:8
2
冯光钰.
从地域文化看曲艺唱腔流派[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4):7-13.
被引量:7
3
袁征.
梅山民歌考源——梅山民歌系列研究之一[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3):12-17.
被引量:8
4
孟宪辉.
“改土归流”与土家族民歌[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S1):32-33.
被引量:10
5
蓝雪霏.
畲族民歌在迁徙途中的遗留[J]
.音乐研究,1998(3):47-56.
被引量:6
6
乔建中.
论中国传统音乐的地理特征及中国音乐地理学的建设[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3):3-9.
被引量:82
7
刘正维.
二黄腔论源[J]
.音乐研究,1986(1):75-91.
被引量:6
8
王志毅.
《茉莉花》的地理属性[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4):98-101.
被引量:8
9
屠明.
湖北民间器乐曲《十样锦》研究[J]
.中国音乐学,1999(3):131-144.
被引量:4
10
高兴.
山西秧歌的民俗学研究[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2):52-5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4
1
郭强.
皖北唢呐班社的历史传承与发展研究——以砀山唢呐班社为例[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S01):85-90.
被引量:3
2
杨秋兰.
因地制宜,有效开发——关于改进皖北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
3
乔建中.
音乐文化与地理空间--近三十年来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J]
.音乐研究,2011(3):5-18.
被引量:65
4
周青青.
“2016安徽首届唢呐大赛”所见所思[J]
.人民音乐,2017(4):43-45.
被引量:1
5
张黎黎.
论皖北地区礼俗音乐研究[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25-29.
被引量:2
6
袁茵.
砀山唢呐与沛县唢呐艺术特征及发展历程比较分析[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39(3):21-24.
被引量:5
7
周颖.
砀山唢呐的艺术特征探析[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9,36(3):153-156.
被引量:1
8
张黎黎,顾大海.
安徽非遗传承路径的个案分析与研究[J]
.宿州学院学报,2019,34(7):53-56.
被引量:4
9
张艺琼,朱慧子.
皖北民间喇叭现状考察与发展情况初探[J]
.艺术评鉴,2020(13):23-25.
10
隋景山.
唢呐家族的几种吹管乐器与吹奏艺术[J]
.黑河学院学报,2020,11(7):135-138.
二级引证文献
79
1
文飞,白雪梅.
民歌的文化功能与生态图景——评何晓兵《中国传统民歌赏析》[J]
.音乐教育与创作,2024(7):75-79.
2
赵君,郭宇,王振波,苏娜.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民歌类非遗项目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J]
.山东艺术,2024(1):6-23.
3
蔡际洲,许璐.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30年——关于学术规范的审视与学术创新的反思[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4):191-202.
被引量:17
4
欧阳绍清.
多学科视野下的红色音乐研究[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3):30-34.
被引量:7
5
乔建中.
两点思考,一些问题——简议区域音乐研究的优势与不足[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4):15-18.
被引量:6
6
张江莉.
在民族音乐学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中运用GIS技术的设想[J]
.民族艺术研究,2013,26(4):60-64.
被引量:3
7
陈然.
歌声中的地理标签——以雷波地区彝族风俗音乐为视角[J]
.音乐创作,2013(12):156-159.
被引量:1
8
万春艳.
浅论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区域音乐研究[J]
.赤子,2014(4):151-151.
被引量:1
9
袁环.
花鼓滩簧声腔分裂与变迁动因解析[J]
.歌海,2014(3):41-51.
被引量:1
10
李峥嵘.
交融与碰撞--对21世纪以来中国传统音乐学科研究现状与创新发展之解读[J]
.人民音乐,2014(9):44-47.
1
黄殿祺.
天津民间绝活“刻砖刘”走访记[J]
.中华手工,2004(3):10-11.
2
张立敏.
奏响敬畏生命的乐章[J]
.中华文化画报,2015,0(11):99-103.
被引量:1
3
张伟.
浅谈河北民间唢呐流派及演奏特点[J]
.艺术时尚,2014(2):168-168.
被引量:1
4
温雅丽.
赣南于都唢呐艺术浅析[J]
.北方音乐,2015,35(11).
5
蒋生彬.
文山壮族民间唢呐吹奏的特点探析[J]
.北方音乐,2011,31(12):146-146.
被引量:2
6
杨秀勇.
徐州民间唢呐的传承和发展[J]
.剧影月报,2009(6):58-59.
7
郭强.
王建中钢琴曲《百鸟朝凤》评析[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2(5):144-144.
被引量:3
8
张强.
四川民间唢呐的发展研究[J]
.通俗歌曲,2016,0(8X):35-35.
9
田恒铭.
墨痕笔意赋心声——刘子善书法艺术初探[J]
.书画世界,1999,0(5):16-21.
10
袁渊.
浅析钢琴曲《百鸟朝凤》演奏的民族特色[J]
.北方音乐,2015,35(1):13-14.
被引量:2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