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4年第6期21-23,共3页
Oce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同被引文献207
-
1张继民,刘霜,马文斋.浅析我国区域建设用海亟需实施战略环评[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1):9-13. 被引量:6
-
2姚治华,王红旗,郝旭光.基于集对分析的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大庆市为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10):183-189. 被引量:32
-
3于淑文.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9(12):33-34. 被引量:7
-
4高文斌,刘修泽,段有洋,董婧.围填海工程对辽宁省近海渔业资源的影响及对策[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09,25(S1):163-166. 被引量:26
-
5胡天印,陈玲,胡玉敏,方卫飞,陈志斌.奶牛粪便综合利用的技术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17(3):357-360. 被引量:23
-
6周清华,赵鹿军.大连地区海域使用存在问题及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1,27(3):49-52. 被引量:3
-
7伍善庆.浅议漩门港围海工程对乐清湾海洋资源及环境的影响[J].海洋信息,2000(3):17-19. 被引量:11
-
8谢承陶,李志杰,章友生,林治安.有机质与土壤盐分的相关作用及其原理[J].土壤肥料,1993(1):19-22. 被引量:24
-
9廖红.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J].中国发展,2003,3(3):4-7. 被引量:23
-
10陈宝红,杨圣云,周秋麟.以生态系统管理为工具开展海岸带综合管理[J].台湾海峡,2005,24(1):122-130.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19
-
1余兴光,卢昌义,王金坑,林志兰.福建近岸海洋生态系统服务面临的挑战与调控对策[J].台湾海峡,2005,24(2):257-264. 被引量:10
-
2胡晴晖.海岸带环境综合管理问题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1):13-16. 被引量:7
-
3狄乾斌,韩增林.大连市围填海活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25(10):122-126. 被引量:25
-
4刘霜,张继民,唐伟.浅议我国填海工程海域使用管理中亟须引入生态补偿机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25(11):34-37. 被引量:18
-
5陈书全.关于加强我国围填海工程环境管理的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9):22-26. 被引量:20
-
6胡小颖,周兴华,刘峰,彭琳,辛海英,杨凤丽.关于围填海造地引发环境问题的研究及其管理对策的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10):80-86. 被引量:29
-
7姚燕.关于围填海造地引发环境问题的研究及其管理对策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23):92-92. 被引量:1
-
8张静,张振克,张云峰.我国海洋空间开发过程中公众利益保护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29(5):32-37. 被引量:4
-
9徐祥民,张红杰.关于设立渤海综合管理委员会必要性的认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2):1-6. 被引量:9
-
10黄国柱,朱坦,曹雅.我国围填海造陆生态化的思考与展望[J].未来与发展,2013,34(5):12-17.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160
-
1张振克,毕墨,吴皓天.中国海岸与海洋旅游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战略[J].中国生态旅游,2021,11(4):536-547. 被引量:4
-
2黄备,邵君波.填海工程对海洋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水生态学杂志,2020,41(1):60-70. 被引量:2
-
3肖望,顾宽海,刘成军,朱晔慧,谢立全.吹填材料的团块化及其资源化利用[J].环境工程,2023,41(S02):523-528.
-
4赵英杰,刘宪斌,刘爱珍,张光玉.天津南港工业区用海方式合理性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11(5):49-52. 被引量:6
-
5罗希茜.琅岐岛围填海活动综合效益评价分析[J].海峡科学,2012(6):68-70. 被引量:14
-
6廖红.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J].中国发展,2003,3(3):4-7. 被引量:23
-
7黄永玉,沈桐立,沈新勇,余晖.0418号“艾利”台风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J].台湾海峡,2006,25(1):102-109. 被引量:9
-
8陈尚,张朝晖,马艳,石洪华,马安青,郑伟,王其翔,彭亚林,刘键.我国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计划[J].地球科学进展,2006,21(11):1127-1133. 被引量:100
-
9胡晴晖.海岸带环境综合管理问题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1):13-16. 被引量:7
-
10张朝晖,王宗灵,朱明远.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7,26(6):925-932. 被引量:15
-
1汤涌,桂慧樵,李思佳.新造地运动[J].今日国土,2010(6):33-33.
-
2吴奕.瑞安投资3.6亿元围海造地1.6万亩[J].现代渔业信息,2004,19(3):23-23.
-
3顾荣良.建设连接漕泾与吴泾管廊的设想[J].上海化工,1998,23(10):34-34.
-
4杨兴云.珠海填海:冲动与隐忧[J].中国市场,2008(29):29-29.
-
5明年天津临港地区投资将达200亿实现工业产值150亿[J].统计科学与实践(天津),2009(1):38-38.
-
6黄玉凯.福建省围海造地的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吉林),2002,21(4):13-14. 被引量:10
-
7姜兴宏.创建学习型企业 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J].冶金企业文化,2010(6):17-19.
-
8马钧.上海围海造地工程财务评价剖析[J].上海水务,2004,20(4):69-71.
-
9王丹.应用摄影测量为城市 GIS 生产空间基础数据[J].城市规划,1998,22(1):52-54. 被引量:9
-
10山东半岛的蓝色风潮[J].走向世界,2012(20):3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