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15,共2页
Sports Culture Guide
参考文献2
-
1王金宝等:《民族传统体育及健身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
2殷海山等:《民族体育集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
同被引文献179
-
1张雷,王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生态学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7):131-132. 被引量:2
-
2杨兰生,芦平生.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群分类及其特征[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9):12-15. 被引量:50
-
3李浩.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5(7):74-75. 被引量:3
-
4李桦.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J].体育科学,1999,19(4):25-28. 被引量:52
-
5芦平生.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体育科技,1999,35(2):15-17. 被引量:24
-
6吴云.关于文化传统、文化变迁及文化建设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1997(3):102-108. 被引量:20
-
7杨志明.云南少数民族史诗与神话中的原始生命意识[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5(3):46-49. 被引量:1
-
8王世德.略论体育文化与体育美学[J].体育与科学,1988,9(1):4-5. 被引量:3
-
9程志理.体育文化问题的初步探讨[J].体育科学,1988,9(1):22-24. 被引量:9
-
10杨秀云,李文明.茅草人下挑情人——苗族游方风情[J].民俗研究,1990(3):45-4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30
-
1唐小英.西藏自治区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世界,2007(9):32-34. 被引量:2
-
2张雷,王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生态学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7):131-132. 被引量:2
-
3张兴毅.贵州省黔西南州少数民族体育发展初探[J].幸福家庭,2010(18):106-108.
-
4杜文银.德宏少数民族民间体育文化[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38-42. 被引量:1
-
5张世友,冉建红.乌江流域少数民族生命伦理思想论析[J].学术论坛,2006,29(7):86-90. 被引量:1
-
6张选惠,郭永东,唐小英,石伟.四川省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3):24-27. 被引量:17
-
7周佩杰.中国·玛曲格萨尔赛马大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4):110-112. 被引量:5
-
8周佩杰.甘肃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评述[J].中国科技信息,2008(15):182-182.
-
9尚志强.论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力[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5):24-25. 被引量:3
-
10姜银兴,周佩杰.试论临潭万人拔河民俗体育的文化功能与现实作用[J].甘肃科技纵横,2009,38(1):176-17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75
-
1冯永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分析[J].拳击与格斗,2017,0(11X):78-78.
-
2宋彩珍,吴湘军.论“吉么列”进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J].搏击(武术科学),2008,5(10):74-75. 被引量:2
-
3周智娟,徐建波.软实力视角下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3):126-128. 被引量:3
-
4余贞凯.原始宗教情结下的哈尼族民俗体育文化特征[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1):43-47. 被引量:5
-
5余贞凯,陈淑妆.原始宗教下的彝族体育文化现象[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2,28(5):33-36. 被引量:1
-
6唐云松.满—通古斯语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以体育文化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6):147-151. 被引量:5
-
7钟小龙,杨家坤.体育强国目标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策略探析[J].运动,2012(11):143-145. 被引量:2
-
8宋彩珍,吴湘军.对“吉么列”进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思考[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0(4):102-103. 被引量:1
-
9童淑丹.小学传统体育游戏编创与实践[J].青少年体育,2013(5):88-90. 被引量:1
-
10周遵琴.试论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和谐的关系[J].贵州民族研究,2014,35(11):231-234. 被引量:1
-
1黄琦,马焱,付明.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123-124. 被引量:2
-
2王佳茵.篮球运动中的时空内涵初探[J].体育科研,2001,22(1):48-49. 被引量:5
-
3徐烨,王锦,刘礼国.木佬拳的特征及文化内涵初探[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26(1):69-71. 被引量:1
-
4唐丽.刍议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特征[J].西部皮革,2016,38(14):213-213. 被引量:1
-
5唐丽.刍议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特征[J].西部皮革,2016,38(22):233-233. 被引量:1
-
6孙文.促进信鸽运动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信鸽国家级裁判员培训班在银川开班[J].中华信鸽,2016,0(5):4-5.
-
7冯艳琼,朱秀英,李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09(12):181-182.
-
8于素梅.奥运“人文精神”内涵初探[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21(2):78-82. 被引量:7
-
9杨明磊.手球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效果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21):179-180. 被引量:3
-
10刘军.刍议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31-32. 被引量: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