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思潮》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62,共9页
同被引文献10
-
1[6]高和荣."未富先老",中国面临三大挑战[N].光明日报2006-7-20,第7版
-
2[5]朱子语类:卷95[M].北京:中华书局,1983:3436.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
4金观涛,唐若昕.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
5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EB/OL].(2006-02-24).http://www cnca.org.cn.(余不详)
-
6张华荣.科学思维方法论[M].海风出版社,2001:113.
-
7张柯.基因优势促成工业革命[N].国际先驱导报,2003-02-21(13).
-
8潘洁星.李约瑟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114.
-
9薛守琼.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326.
-
10孙伯揆,侯惠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上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313.
引证文献6
-
1肖来付.“两种生产”理论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7(2):50-53.
-
2肖来付,苏振芳.近现代以来中国科技发展历程的启示[J].科技与经济,2007,20(3):53-56. 被引量:2
-
3肖来付.“两种生产”理论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07(9):3-7.
-
4肖来付,苏振芳.论家庭人口变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科技与经济,2007,20(5):36-38. 被引量:1
-
5沈年耀.我国农村传统养老方式对当前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J].襄樊学院学报,2008,29(6):19-21. 被引量:2
-
6肖来付.“两种生产”理论视野下中国科技发展轨迹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5):47-51.
二级引证文献5
-
1马艳红.构建传统与现代互补的农村养老制度[J].黑龙江史志,2010(3):119-120.
-
2石兵营,陆耀明,串红丽.居家养老服务保障参与度的评估与分析——基于logit模型的估计[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3(3):1-9. 被引量:4
-
3邵云红.中国科技发展的新思考[J].科技信息,2011(22):172-172. 被引量:1
-
4李俏,陈健.农村自我养老的研究进路与类型诠释:一个文献综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8-104. 被引量:42
-
5张成岗,吕志君.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中的科技角色:历史方位、实践表征及未来趋向[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6(3):1-8. 被引量:5
-
1夏纪媛.罗马尼亚转型期的腐败现象及其治理[J].廉政文化研究,2014,5(2):74-79. 被引量:4
-
2聂运林.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否违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J].社会主义研究,1987(2):62-63.
-
3何渊,韩思阳.公力执行的困境与私力执行的优势——解决司法执行难问题的另一种思路[J].学习月刊,2007(5):30-31.
-
4柴方胜.从企业法律制度的缺陷看法院“执行难”[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0(6):94-96.
-
5徐功敏.近代世界政治发展的两大走向[J].红旗文稿,1994(24):1-6.
-
6张振国,马仲良.马克思论亚洲国家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与徐咏祥同志商榷[J].理论探讨,1987(1):84-88. 被引量:1
-
7崔承现.转折中的旅韩华侨[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9(3):43-50. 被引量:2
-
8成带云.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正确道路[J].社会主义研究,1983(3):17-20.
-
9何礼果,尹春桃,张文龙.论法律解释方法的特性、功能及其现实意义[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6):1-6. 被引量:4
-
10戴克光.论唐律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四种权力”问题(提纲)[J].法学研究,1963(1):26-2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