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抗溃疡病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 被引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近年来,新类型的抗溃疡病药物不断问世。目前,临床应用的抗溃疡病药物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6类:(1)抗酸药,(2)抗胆碱药,(3)H_2受体拮抗剂,(4)胃泌素受体拮抗剂,(5)抗胃蛋白酶并兼有保护胃粘膜作用的药物,(6)包括前列腺素衍生物在内的其它药物。大多数抗溃疡药物临床上使用安全,毒性作用小。但由于近年来新型抗溃疡病药物,特别是H_2受体拮抗剂药物等的广泛应用。
机构地区 青岛市市立医院
出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119-121,共3页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 1Dr. Ivano Lorenzini MD,Anne Marie Jezequel MD,Francesco Orlandi MD. Cimetidine-induced hepatitis[J] 1981,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3):275~280

同被引文献5

  • 1王伟芳,陈一华.药物性肝损害及其预防[J].临床肝胆病杂志,1993,9(3):124-127. 被引量:13
  • 2刘德午,潘伯荣.药物性肝损害发病机理的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1990(03).
  • 3王浩,王钦茂.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防治的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1990(03).
  • 4顾长海.药物性肝内胆汁淤积的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1990(01).
  • 5邝贺龄.药物性肝损害——肝胆道疾病的临床(十一)[J]新医学,1983(10).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