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50-51,共2页
同被引文献15
-
1丛民.秦皇岛旅游资源的整合与规划[J].城市问题,2007(4):47-49. 被引量:5
-
2熊晶,李玉国.秦皇岛旅游文化开发探析[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47-49. 被引量:12
-
3韩仲博.浅谈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9(1):113-115. 被引量:2
-
4杜晓莉.秦皇岛市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分析[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9):19-20. 被引量:3
-
5李梦玲.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7(3):42-43. 被引量:7
-
6解成威,何丹,杨方,解国仁.秦皇岛旅游交通配套设施研究[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9):67-67. 被引量:1
-
7王楚鑫,高明宇.户外广告与城市形象塑造[J].美术大观,2012(11):128-129. 被引量:1
-
8初钊鹏.河北沿海承接北京世界城市功能拓展的空间发展模式——以秦皇岛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5,35(1):53-60. 被引量:8
-
9王文娜.秦皇岛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研究[J].中国商贸,2015,0(20):130-132. 被引量:3
-
10罗浩,颜钰荛,杨旸.中国各省的旅游增长方式“因地制宜”吗?——中国省际旅游增长要素贡献与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研究[J].旅游学刊,2016,31(3):43-53. 被引量:54
引证文献5
-
1马英民,洪京.秦皇岛地域文化与动漫形象塑造的结合[J].电影文学,2010(20):34-35. 被引量:4
-
2李虹.秦皇岛市地域文化的旅游整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9):39-40.
-
3谢笑添.高职美术教育对秦皇岛市经济发展的适用性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12,27(2):155-156.
-
4谢笑添.户外广告对秦皇岛城市形象建设发展作用的研究[J].网友世界,2014(12):60-60. 被引量:2
-
5王梦瑶,王鹤.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秦皇岛旅游发展战略探析[J].城市建筑,2020,17(28):36-38.
二级引证文献6
-
1李密生,曹靖,肖娟.基于虚拟技术的特色旅游网设计与实现[J].中国科技纵横,2012(4):10-10.
-
2初胜华.秦皇岛市体验式休闲农庄旅游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J].考试周刊,2012(46):32-33. 被引量:1
-
3周致欣,王雪莲.浅述天津地域文化与动漫产业发展[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3(5):267-268.
-
4谭亚先.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方向探析[J].统计与管理,2015,0(12):174-175.
-
5白艳红.秦皇岛市动漫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17):20-20. 被引量:1
-
6谭亚先.艺术设计中互动体验的强化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1):153-154.
-
1夏红尧,于波.“淘宝—特色中国·招远馆”上线 为烟台首家在“淘宝—特色中国”上线的县级市[J].走向世界,2015,0(48):44-45.
-
2洪天炘.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企业文化建设[J].供电企业管理,2008(4):54-55. 被引量:2
-
3赵军,任一.跨地域的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J].现代企业教育,2009(11):82-83.
-
4隋琳.地域文化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37-40. 被引量:12
-
5徐卫东,何春红.新疆的住宅应该怎样建设[J].百年建筑,2003(11):17-17.
-
6青志.关于地域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新长征,2005,0(19):58-58. 被引量:1
-
7赵鹏,祁林春.敦煌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J].城建监察,2006(9):36-36.
-
8张璐,荣婷.让梦想照进现实——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建设“生态型文化城市”侧记[J].文化月刊,2009(8):18-21.
-
9黄祖祥,林锦鑫.晋江:传承传统文化 延续千年文脉[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0(4).
-
10中国沿海对外开放城市——胶州[J].党员干部之友,200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