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重评《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被引量: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黄帝内经>讨论疫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刺法论篇第七十二"和"本病论篇第七十三"两个"遗篇"中.第七十二篇讨论疫病预防方法,以刺法为主,故名"刺法论";第七十三篇讨论五运六气升降失常为疫病发生根源,故名"本病论".其中"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等论述,医家广为传诵,无人不晓,但对"五疫"的内容及发生的运气原理,却很少有人深究.在后世有关疫病的论著中,讲"五疫"只是笼统泛指各种疫病,未见就五疫中各疫的特定内容作具体讨论.对两个遗篇中重点阐述的"升降不前,气交有变,即成暴郁"和"三年化疫"理论,基本上被摒弃不论.
作者 顾植山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68-869,共2页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国中医药科研非典专项23号)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2]素问遗篇.见: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580-591.
  • 2顾植山.“三年化疫”说非典[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12):1-3. 被引量:59
  • 3[5]元·李杲.内外伤辨.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3.
  • 4[8]清·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

二级参考文献4

  • 1元*李杲.内外伤辨惑论[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 2明*吴有性.温疫论.见:浙江省中医研究所.温疫论评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 3清*马印麟.五运六气瘟疫发源[M].清雍正三年刻本.
  • 4非典传播与气象有关.据大洋网2003-06-09.

共引文献58

同被引文献127

引证文献14

二级引证文献4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