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判断力批判》与现代美学十二问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判断力批判》的基本原则,在反思现代审美境况以及相关理论的现状的基础之上,重新追问作为哲学学科的美学的可能性。这样的追问以及本文特殊的提问形式实际上意谓对当代是否依然可能存在一种作为哲学学科的美学的深刻怀疑。
作者
韩水法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0-23,共4页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判断力批判》
美学
哲学
康德
审美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1
Wittgenstein, Culture and Value, rev. edn., ed. G H yon Wright, Oxford: Blackwell, 1998, 第25页.
2
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81-82页.
3
于韦尔施.《重构美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第96页,第112页.
4
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97页,第49-50页.
共引文献
1
1
戴茂堂.
超越自然主义的美学革命——康德“审美判断力批判”的现象学解读[J]
.哲学研究,2007(11):109-11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7
1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86.
2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
戴茂堂.
超越自然主义的美学革命——康德“审美判断力批判”的现象学解读[J]
.哲学研究,2007(11):109-115.
被引量:3
4
胡小明.
体育美学研究述评[J]
.体育学刊,2008,15(10):1-8.
被引量:49
5
卢春红.
从康德对sthetik的定位论“sthetisch”的内涵与翻译[J]
.哲学动态,2016(7):100-107.
被引量:7
6
李志宏,李伟.
认知神经美学:一个新兴的学派[J]
.上海文化,2019(4):20-26.
被引量:12
7
李志宏,卢言.
论人类审美本质力量的生命结构——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新阐释[J]
.江海学刊,2019,0(5):220-226.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2
1
杜高山.
康德美学视域下的体育审美理论刍议——基于《判断力批判》的体育美学探究[J]
.体育科学,2012,32(7):85-90.
被引量:12
2
李志宏,艾乐思.
内隐认知:康德美学阐述的实际意图[J]
.社会科学战线,2020(6):165-17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李志宏,李瑞娜.
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审美表象”——康德《判断力批判》导论·七细读[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3,26(1):3-22.
被引量:1
2
高强.
知觉、判断力与范例——从两种体育审美体验谈起[J]
.体育科学,2013,33(5):92-96.
被引量:8
3
杜高山,曹莉,王欢,周爱光.
从观到悟:体育审美体验的美学向度探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1):36-42.
被引量:24
4
王欢,杜高山.
身体意识培养的遮蔽与开启——基于太极拳身体美学的实践探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7):44-49.
被引量:7
5
何跃春,杜高山.
体育舞蹈审美特征探析[J]
.体育学刊,2015,22(1):58-61.
被引量:22
6
郭晓芳.
体育舞蹈的文化性与审美性微探[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2(4):139-141.
被引量:2
7
尤梦茹,李新威.
体育道德的美学逻辑探究[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6,32(2):52-53.
8
高强.
古希腊竞技审美的“历史困境”解析与突破[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40(5):8-12.
9
王桂荣,石龙.
我国体育人文学科研究的发展与成果评述[J]
.湖北体育科技,2016,35(9):788-791.
被引量:2
10
宋歌,刘兴.
艺术教育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促进作用——基于“审美效应”视域下的探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8,37(4):91-95.
被引量:3
1
常珍珠.
希望比自由更重要——试论后实践美学并无取代实践美学的可能性[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3(5):40-42.
2
赵周宽.
海德格尔论美学之可能性[J]
.晋阳学刊,2011(1):90-94.
被引量:1
3
湛玉钊.
现代审美神性的建构与科学精神的培养[J]
.安顺学院学报,2006,8(4):42-44.
4
张雪.
中世纪基督教的自我意识对现代审美教育的启示[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2):184-184.
5
李富贵.
现代审美的三性[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3):97-97.
6
韩雪.
内观疗法——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方法[J]
.青春岁月,2012,0(16):353-353.
被引量:1
7
陈天庆.
美是造化自身的闪耀——马克思、海德格尔及后主体主义的理解[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8(1):182-197.
8
阮学永.
“美”学的可能性探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6):939-943.
被引量:1
9
李超前.
作为审美化对象的日常生活的现代性特征[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6):29-31.
被引量:1
10
孙琴.
试论传统审美观对现代审美教育的启示[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4):25-27.
江苏社会科学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