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京教育(普教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2-23,共2页
Beijing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8
-
1周君华,韩晓东,丁永玺.学校体育的生态环境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8):1094-1096. 被引量:60
-
2韩明.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J].四川体育科学,2002,21(2):73-74. 被引量:18
-
3胡庆山,邓宗琦,王健.现代我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与整合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4):11-13. 被引量:13
-
4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
5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
6教育部体卫艺司.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2002,8.
-
7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原理[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
8卞晓飞,丁久亮.论开放式体育教学环境的构建[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S1):36-3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7
-
1曾孝云.高校篮球教学的现状及策略浅论[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16):74-75. 被引量:1
-
2王征.教练素质与篮球教学效果的关系性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7):139-140.
-
3李维.个性化教学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应用[J].青少年体育,2019(2):108-109. 被引量:4
-
4雷虎义.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篮球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2):116-117. 被引量:2
-
5谭乔尹,周平.学校体育生态学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7):168-171. 被引量:3
-
6郭振,王松,阿柔娜,刘波.改革开放40年我国体育与生态环境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2020,27(4):84-90. 被引量:7
-
7余静.贵州省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程建设问题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31(3):282-284. 被引量:3
-
1成正全.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2015,0(12):4-4.
-
2曹艳锋.高中化学课堂提问“十性”原则[J].辅导员(中下旬)(教学版),2013(20):57-58.
-
3吴映红.高校扩招后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J].江苏高教,2002(1):78-79. 被引量:13
-
4陆玉团.校本课程开发管窥[J].基础教育研究,2001(3):28-29. 被引量:2
-
5李宗明.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J].中学课程资源,2011,0(11):58-59.
-
6李竺蔚.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16(3):00158-00158.
-
7詹亚龙.小学英语实践活动研究[J].基础教育课程,2014,0(18):19-20.
-
8杨建英.走向“课程的语文”——关于语文到底“教什么”的思考与实践[J].小学语文教学,2013(8):18-20.
-
9马康.谈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地方特色两汉文化”语文校本课程为例[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2(2):61-62. 被引量:1
-
10周旭清.新时期高校团学工作模式创新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0(6):4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