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把两者有机地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基本经验。在这里,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全面地把握中国国情,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益养分,用马克思主义教育群众、指导实践,同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进行不懈的斗争,都是必须坚持的原则。
作者
辛国安
陶传友
赵小芒
机构地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社
空军指挥学院
国防大学
出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0,共6页
Studie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基本经验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48
同被引文献
136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59
参考文献
8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3.
2
.毛泽东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毛泽东著作选读[C](下)[M].,780..
4
.毛泽东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15..
5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
6
.毛泽东著作选读[C](上)[M].,287..
7
.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共引文献
248
1
马捷莎.
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3):54-57.
2
张富良.
李大钊对农民问题的探索[J]
.理论导刊,2002(8):51-53.
3
王继,金钊.
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4):11-16.
被引量:1
4
左宪民.
与时俱进的发展观——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4):17-22.
被引量:2
5
高伯文.
邓小平的发展阶段思想及其丰富与发展[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4):23-26.
被引量:1
6
杨楹.
权力伦理:政治制度建设的价值指向[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4):48-52.
被引量:1
7
边凤花.
邓小平学风观的主要特征[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4):53-56.
8
田秀环.
邓小平的用人理论及其现实指导意义[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4):56-58.
被引量:1
9
朱登武.
论邓小平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坚持和发展[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4):59-61.
10
张红扬.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价值理解维度[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4):62-65.
同被引文献
136
1
布晓青.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J]
.中国西部科技,2006,5(36):18-19.
被引量:1
2
金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
.党史文苑,2004(4):20-21.
被引量:1
3
林默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重诠释视界[J]
.东南学术,2004(S1):46-48.
被引量:2
4
高君.
科学总结党的基本经验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23(6).
被引量:1
5
张步仁.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伟大理论创新[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8-11.
被引量:3
6
包心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基本规律[J]
.山东社会科学,2004(7):9-17.
被引量:14
7
王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及启示[J]
.文教资料,2005(33):183-185.
被引量:2
8
崔艳萍,李淑玲.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观点、新途径的探索[J]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39-42.
被引量:1
9
张启胜,黄月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之我谈[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8(3):5-7.
被引量:1
10
陶德麟,汪信砚.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1(1):3-1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1
1
崔德华.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研究综述[J]
.天府新论,2007(3):13-16.
被引量:2
2
康月磊.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研究综述[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4(2):46-50.
被引量:2
3
汪信砚.
新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3):81-90.
被引量:48
4
曹潇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座丰碑[J]
.科技信息,2010(7):150-151.
5
谢安国.
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两个高峰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J]
.广西社会科学,2010(7):5-9.
被引量:3
6
石振保.
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4):62-65.
7
王纪平,张晓东.
“知道、成道、行道”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9):14-17.
被引量:1
8
林祖华,吴钧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研究进展及建议[J]
.理论月刊,2011(6):38-41.
被引量:2
9
陈爱娟.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J]
.铜陵学院学报,2012,11(1):67-70.
被引量:1
10
何相君.
近十年国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12):31-33.
二级引证文献
59
1
王秀美.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述评[J]
.理论视野,2014(4):27-31.
被引量:3
2
王静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探讨[J]
.思想战线,2008,34(B06):132-134.
3
陆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的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辨析[J]
.学术论坛,2009,32(1):73-76.
被引量:6
4
杨竞业.
新范式·新路向·新未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倾向[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9(1):33-37.
被引量:2
5
赵志浩.
2008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新动向综述[J]
.大连干部学刊,2009,25(3):37-40.
6
赵志浩.
2008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综述[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2):18-24.
被引量:3
7
孙进.
近年来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的研究概述[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5):79-84.
被引量:1
8
姜喜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范式”问题[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10(5):14-21.
被引量:8
9
杨谦,牛得青.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范畴体系研究[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00-106.
被引量:7
10
朱琳,李彩华.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20世纪上半叶三大社会思潮问题研究的若干思考[J]
.兰州学刊,2009(11):53-55.
1
戴安林.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与影响[J]
.重庆社会科学,2014(9):86-96.
被引量:1
2
郭奇清,朱斌.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特色[J]
.理论与当代,2010(4):25-27.
3
张建.
思想路线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先导[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1):80-84.
4
张建.
论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J]
.桂海论丛,2011,27(4):31-35.
5
蔡克文,王善.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探索[J]
.商业时代,2010(28):6-7.
被引量:3
6
珞平.
努力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77,31(5):68-72.
7
金家全.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问题研究[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7,17(6):68-73.
8
孙金华.
研究“文革”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
.社会主义研究,2006(4):114-116.
9
郑作广.
理论创新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闪耀真理光芒[J]
.当代广西,2009(2):14-15.
10
胡运锋.
毛泽东调查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河南社会科学,2009,17(2):137-139.
被引量: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