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连嘉粳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杜永
潘启民
徐敏权
徐大勇
王学红
王礼焦
机构地区
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50,共2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
连云港市青年学科带头人项目(编号 :QN2 0 0 2 -0 1)
关键词
连嘉粳1号
栽培技术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分类号
S511.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7
同被引文献
44
1
杨建昌,陈忠辉,杜永.
水稻超高产群体特征及其栽培技术[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4):37-41.
被引量:58
2
凌启鸿,张洪程,蔡建中,苏祖芳,凌励.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6):1-11.
被引量:512
3
吴伟明,程式华.
水稻根系育种的意义与前景[J]
.中国水稻科学,2005,19(2):174-180.
被引量:114
4
刘建丰,袁隆平,邓启云,陈立云,蔡义东.
超高产杂交稻的光合特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2):258-264.
被引量:100
5
尹华奇.
袁隆平思路与杂交水稻的产生和发展[J]
.杂交水稻,1994,9(3):55-57.
被引量:7
6
黄耀,孙文娟.
近20年来中国大陆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J]
.科学通报,2006,51(7):750-763.
被引量:181
7
冯跃华,邹应斌,Roland J Buresh,李合松,高彧,许桂玲,王淑红,敖和军.
不同耕作方式对杂交水稻根系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4):693-701.
被引量:52
8
杨建昌,杜永,吴长付,刘立军,王志琴,朱庆森.
超高产粳型水稻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7):1336-1345.
被引量:217
9
邓启云,袁隆平,蔡义东,刘建丰,赵炳然,陈立云.
超级杂交稻模式株型的光合优势[J]
.作物学报,2006,32(9):1287-1293.
被引量:38
10
邹应斌.
籼型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研究进展[J]
.耕作与栽培,2006,26(5):1-5.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2
1
薛亚光,杨建昌.
水稻超高产生理特性与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2009(6):8-12.
被引量:61
2
马巍,侯立刚,齐春艳,王涵,刘亮,王华,孙洪娇,刘晓亮,郭晞明,隋鹏举.
吉林省盐碱稻区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性质及水稻生长的影响[J]
.吉林农业科学,2014,39(4):17-21.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
77
1
赵锋,程建平,汪本福,章秀福,吴德军,李亮,游爱兵,张旅峰,章桃娟.
氮肥运筹对机械栽植早稻两优287根系特征和产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7):1505-1509.
被引量:15
2
黄卫群,郝兴顺,冯志峰,周凯.
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干物质生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4):7-9.
被引量:21
3
夏宝军,陈仕界,朱忙才.
水稻超高产基本特征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84-84.
被引量:15
4
陈琦辉.
农业“五新”技术在超级稻生产上的应用[J]
.福建稻麦科技,2010,28(3):54-56.
被引量:1
5
杨靖东,唐宗阳,胡春艳,宗国珍,吴学忠.
沿江稻区单季杂交水稻高产集成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595-2598.
被引量:6
6
杨红旗,郝仰坤.
中国水稻生产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8):351-354.
被引量:30
7
郑乐娅,阎川,张玉海,吴文革,陈周前,许有尊.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稻新两优6号光合速率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9):5128-5129.
被引量:4
8
舒时富,唐湘如,罗锡文,黎国喜,王在满,郑天翔,贾兴娜.
机械深施缓释肥对精量穴直播超级稻生理特性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3):89-92.
被引量:42
9
郑乐娅,吴文革,阎川,张玉海,许有尊,徐汝民,王鸿燕,崔娜,陈周前.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光合速率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1(3):63-66.
被引量:21
10
黄卫群,何沛,魏芳勤,赵胜利,席志军,杨晓安.
气候因素在年份间对水稻生育性状的影响[J]
.陕西农业科学,2011,57(5):96-98.
被引量:1
1
段祥茂,刘强,杨波,唐付仁,王振学.
连嘉粳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5S):63-64.
2
方兆伟,李健,樊继伟,迟铭,陈庭木,周振玲,杨波,刘金波,王宝祥,刘艳,卢百关,秦德荣,徐大勇.
水稻新品种连粳9号的选育及应用[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3):79-80.
被引量:4
3
方兆伟,李健,迟铭,樊继伟,陈庭木,周振玲,杨波.
水稻新品种连粳9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2(12):156-158.
被引量:6
4
徐大勇,潘启民,徐敏权,杜永,陈云明,王永军.
连嘉粳1号超高产群体指标及主要栽培技术[J]
.耕作与栽培,2005,25(2):59-60.
5
陈加宽,孙瑞建.
中熟中粳稻新品种连粳9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种子世界,2013(10):45-46.
6
扬辐粳7号国标一级抗条纹叶枯病[J]
.农家致富,2006(4):24-24.
7
胡运良.
优质中粳Ⅲ优98超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3,9(2):37-37.
8
狄圣南,杨图南.
优质中粳镇稻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J]
.江苏农业科学,1989,17(6):7-8.
9
任仲玲,孙明法,朱国永,王爱民,何冲霄.
优质中粳糯新品种盐稻10号的选育与应用[J]
.农业科技通讯,2009(11):144-145.
10
卢燕,王小军,张洪程,霍中洋,戴其根,许轲.
不同品种不同密度水直播稻的高产机理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8,36(1):18-21.
被引量:33
江苏农业科学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