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2-593,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参考文献5
-
1王翠华,王金雪.世界卫生组织加强和促进学校健康教育专家组报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76
-
2张伟,浦建娟.江苏省部分中学开展运动保健与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0(10):39-42. 被引量:1
-
3梁浩材.社会医学的历史使命[J].医学与社会,1998,11(2):1-3. 被引量:9
-
4樊富珉.二十一世纪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J].大众心理学,2000(4):31-32. 被引量:47
-
5王占春,耿培新.构建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材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1,21(4):31-34.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7
-
1炬明.学校健康教育及其师资培养[J].体育学刊,1995,2(1):64-65. 被引量:6
-
2熊斗寅.参加科隆国际体育科学大会纪实[J].体育与科学,1996,17(3):100-101. 被引量:1
-
3江.健康教育资源刍议[J].中国健康教育,1996,12(6):19-20. 被引量:6
-
4熊斗寅.关于全民健身的几个观念问题[J].体育与科学,1995,16(5):28-29. 被引量:13
-
5王建民.试论现代体育与电视文化[J].体育与科学,1995,16(2):16-17. 被引量:9
-
6亓安刚.《中国校医》1996~1998年载文的编辑计量特征[J].中国校医,2000,14(5):336-337. 被引量:2
-
7包昌明,富嘉贞.教育面向现代化与体育教学改革(摘要)[J].中国学校体育,1986,0(1):37-38. 被引量:5
共引文献62
-
1孙国梁,高军峰.浅论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J].昌吉学院学报,2003(1):77-79. 被引量:1
-
2吴玉红.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47-49. 被引量:6
-
3陈洵.论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5):40-42. 被引量:4
-
4黄万琪,吴汉荣,贺尊,周敦金,张银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9):1139-1140. 被引量:17
-
5解军.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J].心理学探新,2001,21(1):49-53. 被引量:21
-
6李建军.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日本保健体育课程目标的比较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1,17(4):66-72.
-
7江波.对学校体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02,21(2):24-26. 被引量:2
-
8汪俊祺,吴忠舜,黄翔,柯谷鑫,余笃玄.试论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方法改变[J].黄山学院学报,2004,6(6):112-113.
-
9牟宏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整合模式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1):43-45. 被引量:9
-
10赵美娟.从灾难医学的发展看生命的生态文化性——关于医学的“人学”本质的追问[J].医学与哲学(A),2006,27(2):31-34.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12
-
1姚军成,吴宝才.论体育教学中的身心教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S1):147-148. 被引量:7
-
2李晶,张继敏.初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家长个性、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2):130-132. 被引量:13
-
3赵蔓,何千舟.面向21世纪的《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6(4):131-132. 被引量:12
-
4赵莉.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03.
-
5郑洪冰.学校中的心理教育与品德教育[J].新乡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3):45-47.
-
6傅新光.关于中小学教育衔接的思考[EB/OL].[2005-12-29]http://www.swjyj.com.
-
7创卫办.学校健康教育的意义、实施范围、任务和内容[EB/OL].[2006-12-12]http://www.yledu.sn.cn.
-
8刘大有,杨鲲,陈建中.Agent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软件学报,2000,11(3):315-321. 被引量:313
-
9吴建中.青海省青少年学生与日本青少年学生部分形态发育及素质指标比较[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2):65-68. 被引量:4
-
10李凌.试论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2):82-84. 被引量:78
引证文献10
-
1周春太.谈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3):110-111.
-
2曲涛.试述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07(10):145-145.
-
3张晓铁.在中小学推广国际体育舞蹈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1):83-84. 被引量:19
-
4马艳云,常青.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201-202.
-
5许亮文,刘婷婕,瞿旭平,朱勇飞,马海燕,何华明,沈文礼,毛晨佳.杭州市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4):320-322. 被引量:1
-
6张金昊.刍议体育与健康课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新课程研究(下旬),2009(8):176-178.
-
7席克忠.我国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5):95-95.
-
8闫田,陈黎明.试论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J].现代营销(下),2012(10):312-312. 被引量:1
-
9张月娟.高校体育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定位[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4(8):114-114.
-
10柳佳.论健美操在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0(6X):190-190.
二级引证文献21
-
1常钰琪,党子佳.淄博市中学开设体育舞蹈特色课程可行性研究[J].拳击与格斗,2019,0(1X):89-89.
-
2李利利.浅谈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美育的关系[J].内蒙古艺术,2009(1):46-48. 被引量:2
-
3杨军.四川省农村中学体育舞蹈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大家,2012(4):96-96. 被引量:1
-
4桂鑫.中国民间艺术与卡通形象的结合[J].大家,2012(3):92-92. 被引量:1
-
5舒渊,宋晓荣.新论体育舞蹈美及其美育的实施[J].凯里学院学报,2009,27(2):143-145. 被引量:7
-
6何华明,王小合,姜万博,钱丽敏,刘婷婕,及崇岩.团体咨询法对改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实验研究[J].卫生软科学,2009,23(5):505-506.
-
7陈琳.农村中学推广体育舞蹈的必要性探究[J].运动,2010(9):71-72. 被引量:5
-
8刘晔.浅析农村中学推广体育舞蹈课程的可行性[J].大江周刊(论坛),2012(6):185-186.
-
9田涔涔,何翠芳.走扁带在高校推广的可行性研究[J].内江科技,2013,34(6):111-111. 被引量:4
-
10靳婷婷.浅析拉丁舞在群众中的普及[J].消费导刊,2014(4):142-142.
-
1吴登良,程志敏.论学生身心·学业·人格的和谐发展[J].中学教育,2000(4):6-8.
-
2孙军立.浅淡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0(21):9-9.
-
3刘晓艳.关注心育 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7(1):41-41. 被引量:1
-
4姜浴萍.青春期性道德教育有效途径的探索[J].山东教育科研,2000(6):37-37.
-
5唐晨春.团体辅导型班会课在高中的应用探析[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3(11):21-23. 被引量:3
-
6陈晓芳.浅谈如何利用体育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教育[J].学周刊(中旬),2011(10):145-145. 被引量:1
-
7刘冰源.参加公益活动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J].学习月刊,2010(20):95-96. 被引量:1
-
8张海钟.论身心健康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兼对“五育”加“心育”的质疑[J].上海教育科研,1996(6):26-29. 被引量:9
-
9姬上兵,冯要辉,张朋炬.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12):64-65. 被引量:10
-
10韩军才.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J].新西部(理论版),2011(6):199-199.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