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利用早季低温筛选低温敏不育株系的研究
Screening for low temperature-sensitive male sterile lines in rice using the low temperature in early seas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利用早季自然低温变化 ,通过目测和镜检方法 ,对 72 4份高代不育株系进行系统育性鉴定 ,筛选出 2 0个育性符合育种目标的不育株系 ,其中稳定不育株系 7份 ,尚需进一步重复观察株系 13个 ,株系入选率为 2 76% ,育种效果明显。
作者
林荔辉
陈志伟
周元昌
潘润森
官智勤
官华忠
机构地区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04年第3期1-3,共3页
Fuj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Rice and Wheat
关键词
株系
不育株
育性
自然低温
育种目标
筛选
研究利用
变化
分类号
S511.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邓晓建,李仁端,周开达.
两系法杂交稻研究概况[J]
.种子,1999,18(1):28-30.
被引量:8
2
胡如英,赵明富,郑建华,吴春株,杨聚宝.
水稻核不育系SE21S的选育与利用[J]
.福建农业学报,2001,16(3):1-4.
被引量:25
3
李维明,陈启锋,祁建民,潘润森,江树业,林光霖,季彪俊,林荔辉,吴为人,周元昌,唐定中.
试论籼型光敏不育系选育的技术路线[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5,24(4):377-383.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李维明,陈启锋,祁建民,潘润森,江树业,林光霖,季彪俊,林荔辉,吴为人,周元昌,唐定中.
试论籼型光敏不育系选育的技术路线[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5,24(4):377-383.
被引量:11
2
石明松.晚粳自然两用系及应用初报[J].湖北农业科学,1981,(7):1-3.
3
袁隆平.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J].杂交水稻,1987,(1):1-3.
4
李仁端 袁隆平 等.跃上两系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新台阶.1996年海南年会论文汇编[M].,1996.26-29.
5
邓晓建,李仁端,周开达,李平,黄国寿.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生态育种[J]
.西南农业学报,1998,11(3):94-99.
被引量:9
6
陈松彪,胡如英,杨聚宝.
两系三系杂交籼稻亲本的配合力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1999,14(2):1-7.
被引量:3
7
卢兴桂.
对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选育中一些问题的思考[J]
.高技术通讯,1992,2(5):1-4.
被引量:17
8
袁隆平.
选育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技术策略[J]
.杂交水稻,1992(1):1-4.
被引量:219
共引文献
40
1
万志兵.
育种的目标性状、遗传改良和育种策略[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6):80-81.
被引量:1
2
杨腾帮,许旭明,张受刚.
具有隐性紫叶标记性状的籼型光敏核不育系明紫02S的选育[J]
.福建农业科技,2005,36(1):3-5.
被引量:18
3
严志衡,顾韵莉,胡晓颖,姚振福,顾庆华.
粳稻光温敏感雄性核不育系育性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2005,21(2):37-39.
被引量:2
4
邱金灿,杨帆,林荔辉.
两系杂交稻金两优33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要点[J]
.福建稻麦科技,2005,23(2):21-22.
5
李维明,陈启锋,祁建民,潘润森,江树业,季彪俊,林光霖,林荔辉,周元昌,吴为人,唐定中.
籼稻光敏不育系Hs-1的选育报告[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6,25(3):253-259.
被引量:10
6
王伟平,武小金.
两系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进展[J]
.杂交水稻,2006,21(2):5-9.
被引量:16
7
黄显波,邓则勤,郑家团,林成豹,林美娟.
光身糯稻两系不育系明糯S-1选育研究[J]
.福建稻麦科技,2006,24(1):1-2.
被引量:4
8
方珊茹,蔡巨广,钟金寿,郑燕梅,张丹,赵明富.
两优2186制种中亲本的特征特性观察[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8):216-219.
被引量:3
9
徐援朝,杜秀芳,顾庆华,杨春艳,胡晓颖,邓源,顾泉保.
温度对粳稻光温敏感雄性核不育系育性影响[J]
.上海农业学报,2006,22(3):35-38.
被引量:1
10
黄荣华,张书标,章清杞,杨仁崔.
糯质光温敏核不育系嘉农wxS1的选育及应用[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9(4):513-517.
被引量:19
1
李发生,谢戎.
水稻野败胞质低温敏两用系新种质的初步研究[J]
.作物品种资源,1998(1):8-10.
2
李发生,谢戎,邵启明,王志.
水稻低温敏两用系363s选育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8(4):338-342.
被引量:3
3
邓晓建,周开达.
低温敏显性核不育水稻“8987”的育性转换与遗传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4,12(3):376-382.
被引量:21
4
李波,贾秀峰,高美玲,贲文伟.
诱变苜蓿愈伤组织抗寒性研究[J]
.草地学报,2004,12(2):95-97.
被引量:16
5
由继红,杨文杰,李淑云.
紫花苜蓿抗寒性突变体的筛选[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8(2):84-87.
被引量:20
6
李发生,谢戎.
水稻野败胞质低温敏两用系新种质363S的初步研究[J]
.水稻高梁科技,1996(2):6-9.
7
姜洁锋,兰玉,牟同敏.
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改良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华1015S的选育[J]
.杂交水稻,2014,29(3):13-15.
被引量:1
8
姜洁锋,牟同敏.
抗白叶枯病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华1006S的选育[J]
.杂交水稻,2016,31(1):6-9.
被引量:3
9
李彦强,张鹏飞,石晓华,杨海鹰,云庭,张志芳.
不同膜色及覆膜方式对旱地马铃薯生长的影响[J]
.中国马铃薯,2015,29(4):202-208.
被引量:8
10
于正芳,梁满中,王锋,谢刚,李弘韬,陈良碧.
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群体育性转换临界温度的提纯研究[J]
.种子科技,2010,28(1):29-31.
被引量:1
福建稻麦科技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