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乳酸菌室温发酵香肠的研制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了乳酸菌在冬季室温下接种发酵香肠的工艺。确定的最佳工艺为: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1:1混合。接种量为2%,发酵时间20±2d,加盐量为3%,加糖量为2%,原料肥瘦比为6:4。
作者
连喜军
王红娟
王昌禄
郭坤亮
靖红兵
机构地区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湖北农学院食品科学系
出处
《肉类工业》
2004年第9期22-25,共4页
Meat Industry
关键词
发酵香肠
乳酸菌
加糖量
接种发酵
保加利亚乳杆菌
嗜热链球菌
发酵时间
冬季
接种量
室温
分类号
TS25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14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6
1
王雪青,马长伟,方碧春,武运,杜敏.
以干酪乳杆菌和葡萄球菌为发酵剂生产干发酵香肠过程中的主要理化和微生物变化[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8,24(6):6-11.
被引量:29
2
杨铭铎,李晓英.
肉的发酵工艺与影响因素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0,21(9):36-39.
被引量:17
3
马汉军.
乳酸发酵中式香肠的菌种及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1997,18(8):25-28.
被引量:45
4
李先保,李兴民,南庆贤,杨洁彬.
中式发酵香肠的基础研究[J]
.食品科学,1998,19(11):36-39.
被引量:19
5
马汉军,周永昌.
腊肠乳酸发酵的理化特性的变化[J]
.肉类研究,1996,10(1):29-31.
被引量:15
6
李先保,李兴民,南庆贤,杨洁彬.
乳酸菌发酵香肠的研制[J]
.肉类研究,1996,10(4):20-24.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司韶占.
发酵香肠的制作[J]
.山东肉类科技,1994(1):10-12.
被引量:5
2
田加生.发酵香肠制作工艺[J]肉类研究,1987(01).
3
田加生.发酵香肠制作工艺[J]肉类研究,1987(01).
4
马汉军.
乳酸发酵中式香肠的菌种及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1997,18(8):25-28.
被引量:45
5
李先保,李兴民,南庆贤,杨洁彬.
中式发酵香肠的基础研究[J]
.食品科学,1998,19(11):36-39.
被引量:19
6
柏桂英,赵云侠.
萨拉米香肠的研制[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1,6(4):78-80.
被引量:4
7
张弘,陈建华,熊光权,叶丽秀.
乳酸菌发酵火腿的研制[J]
.食品科学,1992,13(6):20-22.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114
1
杨性民,刘青梅,祝建龙,杨留明.
腌渍条件对风鸭品质影响的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2003,3(z1):338-341.
2
于长青,张丽娜.
发酵牛肉香肠中菌相变化和理化特性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3):58-61.
被引量:6
3
于立梅,刘学军,白卫东,陈海光,曾晓房.
发酵里脊火腿微生物特性和理化特性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5):50-54.
被引量:4
4
马汉军,潘润淑.
糖在中式发酵香肠中的应用研究[J]
.肉类工业,2001(z1):134-136.
被引量:3
5
王敏.
发酵香肠及其发酵剂的研究进展[J]
.江苏调味副食品,2013,30(3):4-9.
被引量:13
6
刘士健,王建晖,李洪军.
国内外香肠发酵的研究现状[J]
.肉类工业,2004(6):25-27.
被引量:4
7
王艳梅,马俪珍.
发酵肉制品的研究现状[J]
.肉类工业,2004(6):41-42.
被引量:22
8
刘成江,李德明,李冀新,刘磊,马小梅.
羊肉发酵香肠的理化性质初探[J]
.食品与机械,2004,20(3):15-16.
被引量:5
9
赵玲艳,邓放明,杨抚林.
乳酸菌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发酵果蔬中的应用[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4,15(5):77-80.
被引量:36
10
刘成江,李冀新,李德明,刘磊,马小梅.
羊肉发酵香肠生产工艺的研究[J]
.肉类工业,2004(8):17-1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3
1
唐爱明,夏延斌,马美湖.
乳酸菌降解猪血培养基中亚硝酸盐的研究[J]
.肉类工业,2004(9):34-36.
被引量:4
2
李清春,张景强.
发酵香肠的制作[J]
.肉类工业,2004(8):8-9.
被引量:2
3
谢爱英,张富新,陈颖.
发酵香肠的pH值、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Aw)的关系及其对制品贮藏性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11):143-146.
被引量:52
4
沈清武,李平兰.
微生物酶与肉组织酶对干发酵香肠中游离脂肪酸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12):1-5.
被引量:14
5
王炜,霍建聪,杨保刚.
茶叶粉对川式香肠抗脂肪氧化及调香作用初探[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16(2):56-59.
被引量:7
6
赵国华,杨华林,贺稚非.
人工发酵香肠的研制[J]
.肉类工业,1996(9):13-17.
被引量:6
7
姜觅,谢锋.
冬瓜汁乳酸发酵饮料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6,27(3):267-271.
被引量:14
8
马汉军,周永昌.
乳酸菌在发酵肉制品中的应用[J]
.肉类工业,1996(3):24-26.
被引量:16
9
王令建,李开雄.
发酵香肠成熟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变化[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8):47-49.
被引量:8
10
曾令彬,谭汝成,熊善柏,段枣霞.
腌腊鱼加工中优势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J]
.食品工业科技,2007,28(1):115-116.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6
1
梁鹏,马俪珍,王艳梅.
添加物对香肠中亚硝酸钠残留量的影响[J]
.肉类工业,2007(3):22-26.
被引量:6
2
邓开野,罗彩文.
茶风味乳酸发酵香肠的工艺研究[J]
.食品与机械,2009,25(3):109-111.
被引量:5
3
周婉君,吴燕燕,李来好,岑剑伟,郝淑贤.
利用复合乳酸菌发酵腊罗非鱼的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23):242-245.
被引量:5
4
邓开野.
发酵香肠的研制[J]
.肉类研究,2010,24(6):22-24.
被引量:5
5
吴昊,张光杰,吕留庄,张景红,于红果,张蕊.
绿茶风味发酵香肠工艺研究[J]
.肉类工业,2013(1):8-11.
被引量:4
6
吴昊,张光杰,吕留庄,张景红,于红果,张蕊.
绿茶风味发酵香肠工艺研究[J]
.山东食品发酵,2013(2):22-2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郑立红,刘秀凤,梁建兰,刘素稳,任发政.
3种活性成分对低温香肠中亚硝酸钠残留的影响[J]
.中国食品学报,2010,10(3):157-162.
被引量:10
2
姜新杰,李友杰.
功能性肉制品的开发研究[J]
.农产品加工,2011(4):66-67.
3
邱涛涛,毛世红,田景涛.
绿茶提取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J]
.蚕桑茶叶通讯,2011(2):17-19.
4
邱涛涛,毛世红,田景涛.
绿茶及其提取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J]
.茶叶通讯,2011,38(2):24-26.
被引量:2
5
郑立红,孟军,张建才,任发政.
原花青素、抗坏血酸、蒜泥对低温香肠NaNO_2残留量的影响[J]
.中国食品学报,2011,11(4):129-133.
被引量:4
6
汤卫东,朱海涛,张淼,吴敬涛.
发酵香肠复合油树脂香辛料的研制[J]
.食品科学,2011,32(24):311-315.
被引量:6
7
周婉君,杨贤庆,吴燕燕,郝淑贤,岑剑伟,魏涯.
特色罗非鱼罐头加工技术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3):211-213.
被引量:4
8
贾娟,王婷婷.
发酵肠制品的研究进展[J]
.农产品加工(下),2012(12):105-107.
被引量:3
9
贾洪信,王会然,郝志阔.
发酵鱼香肠最佳配方研究[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中),2013(6):39-42.
被引量:1
10
陈旸,王义,孙亮,王康宇,蒋世翠,孙春玉,张美萍.
植物乳杆菌发酵转化人参皂苷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8):1435-1440.
被引量:35
1
余小领,吴菊清,徐幸莲.
美味肉脯的研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0,21(6):25-27.
2
高倩倩.
山楂猪肉腊肠的研制[J]
.肉类工业,2012(10):9-12.
被引量:1
3
焦宇知.
泡菜货架期研究[J]
.中国调味品,2007,32(5):42-45.
被引量:2
4
白政泽,翁佩芳,张鑫,吴祖芳.
秋刀鱼鱼露速酿加工工艺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7,38(10):167-172.
被引量:12
肉类工业
2004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