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超稠油降粘输送试验研究
被引量: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 ,研究了超稠油的流变特性 ,测试了超稠油在管输条件下的粘度与温度及含水量的关系 (油水中不添加乳化剂 ) ,并推荐最佳掺水范围为 4 0 %~ 6 0 %。经过分析表明 ,超稠油掺水降粘输送是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稠油降粘输送方法。
作者
王鸿膺
李玉星
陆新东
机构地区
石油大学(华东)储运工程研究所
华北油田二连公司
出处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0-21,共2页
Oil-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
关键词
超稠油
降粘
掺水
输送
粘度
推荐
乳化剂
流变特性
添加
研究
分类号
TE8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1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31
同被引文献
131
1
刘春天,刘永建,程显彪.
稠油水热裂解反应中有机硫化合物的转化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4,33(6):424-426.
被引量:6
2
李玉凤,张劲军,黄启玉.
剪切作用与加剂原油粘度关系的数学模型[J]
.石油学报,2004,25(4):109-112.
被引量:7
3
尉小明,郑猛,白永林.
稠油掺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降粘机理研究[J]
.特种油气藏,2004,11(4):92-94.
被引量:27
4
朱战军,林壬子,汪双清.
稠油主要族组分对其粘度的影响[J]
.新疆石油地质,2004,25(5):512-513.
被引量:29
5
张群正,蒲春生.
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高碳醇酯共聚物的制备及对稠油的降粘性能[J]
.油田化学,2004,21(2):128-130.
被引量:10
6
侯磊,张劲军.
基于流动保障的海底油气管道安全策略与技术[J]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2004,16(4):285-288.
被引量:37
7
蒋勇.
稠油井掺稀降粘试油工艺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应用[J]
.油气井测试,2004,13(4):73-74.
被引量:26
8
曹嫣镔,郭省学,唐培忠,刘东青,王秋霞,吴东昌,宋志龙.
稠油乳化降粘剂S-5的研制及应用[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4,5(10):18-21.
被引量:5
9
刘国然.
稠油乳化降粘技术[J]
.特种油气藏,1995,2(1):57-61.
被引量:21
10
徐冰涛,杨占红,刘滨,杨永亮.
吐哈盆地鄯善油田注空气实验研究[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11(6):56-57.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4
1
朱涛.
水平井复合降粘调剖技术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38(6):97-98.
2
文健.
稠油水平井稀化技术在锦州油田的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21):120-121.
3
尉小明,刘喜林,郭占文,余五星.
辽河油田超稠油掺活性水降粘先导性试验[J]
.石油学报,2006,27(4):119-121.
被引量:10
4
包木太,范晓宁,曹秋芳,马爱青,郭省学.
稠油降黏开采技术研究进展[J]
.油田化学,2006,23(3):284-288.
被引量:70
5
康宏,李盛贤,吴桐,李梓木,杨光,王靖然.
应用于微生物三次采油的细菌降黏实验研究[J]
.黑龙江医药,2007,20(6):573-575.
6
邓卫东,华成刚,郭海军,董建畅.
海上稠油油田的降黏开采及集输技术[J]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8,25(6):34-36.
被引量:6
7
杨凯,唐晓东,刘付臣,郑存川,苏旭.
稠油井下改质降粘技术的研究进展[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1,40(5):499-503.
被引量:12
8
杨莉,王从乐,姚玉萍,熊小琴.
风城超稠油掺柴油长距离输送方法[J]
.油气储运,2011,30(10):768-770.
被引量:16
9
杨露,敬加强,董正淼,吴清红.
新疆红山嘴油田红003稠油掺水的流动特性[J]
.油气储运,2012,31(3):171-174.
被引量:9
10
尹娇,唐权龙.
对含水稠油掺水乳化降粘的研究[J]
.辽宁化工,2013,42(10):1206-120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31
1
王金铸,王学忠.
准西车排子地区浅薄层超稠油开发的难点与对策[J]
.断块油气田,2012,19(S1):1-4.
被引量:5
2
康宏,李盛贤,吴桐,李梓木,杨光,王靖然.
应用于微生物三次采油的细菌降黏实验研究[J]
.黑龙江医药,2007,20(6):573-575.
3
马涛,张贵才,孙铭勤,葛际江,汤达祯.
腐植酸钠用作稠油乳化剂的研究[J]
.钻采工艺,2007,30(6):110-112.
被引量:3
4
李盛贤,康宏,迟双会,贾树彪.
N52等三株采油细菌的分离鉴定[J]
.生物技术,2007,17(6):21-25.
被引量:1
5
邹国君.
塔河油田超深超稠油藏采油新技术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4):130-134.
被引量:27
6
唐晓东,崔盈贤,何柏,刘全洲,孟科全.
辽河稠油注空气催化氧化降黏实验研究[J]
.油田化学,2008,25(4):316-319.
被引量:11
7
崔盈贤,唐晓东,孟科全,陈广明,胡星琪,刘冬梅.
稠油石油酸盐及其对稠油乳化降粘应用研究[J]
.应用化工,2008,37(12):1409-1412.
被引量:14
8
杨大刚,杨浩,杨进,周长所,石磊,翟慧颖.
井底压力波动对稠油产量影响机理实验[J]
.石油学报,2009,30(2):263-266.
被引量:4
9
武玉昌.
特稠油超稠油集输技术研究与应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2):44-44.
被引量:2
10
杨飞,李传宪,林名桢,李志岩,于涛.
丙烯酸十八酯/醋酸乙烯酯二元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对含蜡原油的降凝效果[J]
.油田化学,2009,26(1):102-105.
被引量:6
1
沈飞,傅绍斌,任双双.
稠油降粘输送室内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32(6):79-80.
被引量:1
2
付亚荣,马永忠.
荆—晋线降凝,降粘输送技术研究[J]
.科技与效益,1997(6):30-31.
3
王鸿膺,寇杰,张传农.
河口稠油掺水降粘输送试验研究[J]
.油气储运,2005,24(3):35-38.
被引量:25
4
王鸿膺,李自力,冯叔初.
稠油乳化降粘输送实验研究[J]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1999,11(2):29-33.
被引量:2
5
冯涛,吴迪,林森,张力.
原油乳化输送技术的进展[J]
.油气田地面工程,1999,18(3):5-7.
被引量:17
6
黄焕阁,江引余,崔应中,王荐,向兴金.
适用于深水合成基钻井液室内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40(19):20-22.
被引量:1
7
马汝彦.
小洼油田井口加药降粘输送方法初探[J]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2):54-56.
被引量:2
8
G.R."Bob"Moe,Carl K Johnson,马文英.
管柱腐蚀的分析和处理方法优选[J]
.石油石化节能,2002,0(11):62-64.
被引量:2
9
肖雯雯,孙海礁,张志宏.
塔河油田稠油区单井管线点腐蚀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J]
.全面腐蚀控制,2013,27(6):55-58.
被引量:6
10
张雁翱,崔立元.
稠油掺水输送机理研究[J]
.辽宁化工,2014,43(10):1284-1286.
被引量:3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4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