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再生稻配方施肥试验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再生稻栽培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优质高产高效益栽培模式。针对全区农民种植再生稻存在的不施肥或少施肥、偏施氮肥、把握不准氮肥施用时期等问题,我们于1990~1992年开展了再生稻配方施肥试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初报如下。
作者
周宗汉
高红兵
彭晓满
万健民
李小平
机构地区
荆州地区土肥站
潜江市土肥站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1993年第3期14-16,共3页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再生稻
施肥
分类号
S511.430.6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80
同被引文献
43
1
何锦星,陈震南.
化控对再生稻生物学效应的初步观察[J]
.福建稻麦科技,1991,0(1):19-21.
被引量:3
2
史春余,金留福,孙钦洪.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水稻对氮素的吸收、运转和分配[J]
.核农学通报,1993,14(6):285-289.
被引量:3
3
褚家艮,印保林.
洪湖市再生稻“吨粮田”工程关键措施[J]
.湖北农业科学,1993,32(4):28-29.
被引量:1
4
王家兴.
汕优63再生稻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1989(10):8-9.
被引量:3
5
刘保国,张修清,王光明,万兆良,黄友钦,任昌福.
汕优63生长后期及其再生稻的光合产物分配规律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5(5):378-381.
被引量:22
6
王光明,刘保国,张修清,任昌福,黄友钦.
再生稻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5(5):386-391.
被引量:7
7
任天举.
头季稻后期营养器官碳水化合物含量对再生稻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1993,6(2):32-37.
被引量:21
8
林瀚昕,张励志,南菊生,严根,刘学章.
再生稻的栽培技术及其问题分析[J]
.江西农业科技,1994(1):13-13.
被引量:4
9
王化新,李实蕡,陈翼伯,任光璪,张仲良.
水稻不同节位叶的光合强度和光合产物的运转与分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89,7(3):142-145.
被引量:7
10
熊洪,方文.
再生稻腋芽萌发与产量形成的生态研究[J]
.生态学报,1994,14(2):161-167.
被引量:36
引证文献
2
1
任天举,李经勇,唐永群,邹亚兰.
^(15)N示踪研究再生稻施用氮肥的吸收分配和效应[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4(3):132-136.
被引量:8
2
熊洪,冉茂林,徐富贤,洪松.
南方稻区再生稻研究进展及发展[J]
.作物学报,2000,26(3):297-304.
被引量:175
二级引证文献
180
1
李伟,屠乃美.
再生稻生育特性和栽培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
.作物研究,2002,16(S1):235-239.
被引量:9
2
张金国.
谍海无涯[J]
.国家安全通讯,2002(8):4-6.
3
丁彦,周清明.
水稻再生力利用研究及展望[J]
.湖南农业科学,2005(2):11-14.
被引量:14
4
徐富贤,郑家奎,朱永川,熊洪,王贵雄.
杂交中稻再生力的鉴定方法[J]
.作物学报,2005,31(4):506-510.
被引量:28
5
杨惠杰,郑景生,姜照伟,李义珍,卓传营,张上守.
再生稻超高产库的结构特征[J]
.福建农业学报,2005,20(2):65-68.
被引量:27
6
徐富贤,熊洪,朱永川,万先齐,王贵雄.
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两季高产高效施氮技术研究[J]
.杂交水稻,2006,21(2):46-49.
被引量:6
7
罗丽华,刘国华,肖应辉,唐文邦,陈立云.
水稻节间性状与再生率的关系[J]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3):9-10.
8
徐富贤,熊洪,朱永川,王贵雄.
再生稻促芽肥高效施用量与头季稻齐穗期库源结构关系[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5):833-837.
被引量:13
9
彭春瑞,涂田华,邱才飞,周国华.
“超级稻—再生稻”模式在江西的应用效益及关键技术初步研究[J]
.杂交水稻,2006,21(6):56-58.
被引量:10
10
李木英,石庆华,王忠明,潘晓华,谭雪明,曾勇军,曾梅花.
Ⅱ优明86中稻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特性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9(2):165-171.
被引量:4
1
韩玉红.
沙壤土种植优质小麦配方施肥试验[J]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4):340-341.
被引量:1
2
李焕玲,张翠珍,邵长泉,孟凯,马秀云.
配方施肥对紧凑型玉米的增产效果试验研究[J]
.玉米科学,2000,8(z1):67-68.
3
钱海志.
贵池区早稻配方施肥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92-92.
4
李端波,姚强,潘明艳,张九龄,张健.
魔芋配方施肥试验的研究初报[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86-7886.
被引量:8
5
陈琦,王顺建.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报告[J]
.现代农业科技,2007(4):66-66.
被引量:4
6
王斌,宋月琴,鱼彩萍.
川台地玉米氮-磷配方施肥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0(3):50-50.
7
张翼,张根峰,张瑞琪.
大豆最佳配方施肥模式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6):11-12.
被引量:2
8
于慧伶.
夏玉米配方施肥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64-64.
被引量:5
9
陈祖东,姚由钢,余赋,廖惠琴,余定春,帅斌.
晚稻配方肥田间施用效应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1(4):48-48.
10
孙建强,吴勇,郏云生,单芳胜,蔺子军.
诺丰129花生配方施肥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9):75-76.
湖北农业科学
199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