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与旅游业互动研究
被引量:8
Study on Mutual Promotion of Logistics and Tourism Industry
出处
《物流技术》
2004年第10期37-38,共2页
Logistics Technology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重点资助项目部分成果。
二级参考文献12
-
1俞晟.互联网与旅游业发展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1(2):74-76. 被引量:8
-
2丁俊发.2002年中国物流业的八大进步[J].http://ojqenterpriser nease.net/n5 htm,2003,(4).
-
3[1]青岛市旅游局.1994年-2001年青岛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构成[EB/OL].http://www.qdta.gov.cn/tj/tja008.htm/2002-10.
-
4[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篇、专题篇、地方篇)[R].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
5倪宁军.从海尔和春兰的比较看企业的多元化战略[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23-27. 被引量:14
-
6王欣.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的现状与路向[J].社会科学家,2000,15(3):50-54. 被引量:53
-
7潘成云,宋昌平.海尔营销战略的演变[J].商业研究,2001(2):143-145. 被引量:5
-
8张道刚.关注“青岛现象”[J].决策咨询(安徽),2001(2):16-19. 被引量:4
-
9刘文俭,胡昱.青岛名牌企业参与西部大开发的经验与借鉴[J].管理现代化,2001,21(1):8-10. 被引量:1
-
10张瑞敏.不抓物流就将无物可流[J].中外管理,2001(9):46-47. 被引量:2
共引文献31
-
1王晓珍,党建民.三元结构系统视角的城市物流效率内容构成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现代管理科学,2013,1(11):91-93. 被引量:4
-
2习万球.论网络环境下旅游产业的信息服务[J].图书馆论坛,2004,24(5):13-16. 被引量:10
-
3张冰新.旅游企业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及实施策略[J].经济师,2004(12):124-124. 被引量:8
-
4周霓,石艳.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5(7):117-118. 被引量:17
-
5王丽梅.浅析我国城市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2-33. 被引量:1
-
6郑春姬.学校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构想[J].信息技术,2005,29(8):125-126. 被引量:1
-
7汪旭晖.试论和谐社会条件下的城市物流政策设计[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26(12):22-25. 被引量:5
-
8蒋满元.现阶段城市物流绿色化发展趋势的动因与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9):13-16. 被引量:2
-
9张立生.国内旅游商品研究进展及展望[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0(2):59-62. 被引量:4
-
10秦文展.浅议我国城市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J].物流科技,2007,30(11):78-79.
同被引文献75
-
1王缉慈.关于中国产业集群研究的若干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2004,59(z1):47-52. 被引量:119
-
2唐顺铁,郭来喜.旅游流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1998,13(3):38-41. 被引量:255
-
3尹贻梅,陆玉麒,刘志高.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8):22-25. 被引量:139
-
4陈娜,朱彦霖.第三方物流发展领域的探索[J].经济师,2004(11):278-279. 被引量:5
-
5麻学锋.旅游业产业集聚的创新研究[J].市场论坛,2004(8):62-63. 被引量:8
-
6刘恒江,胡小纯.世博会与上海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J].上海综合经济,2004(11):41-43. 被引量:11
-
7李万立.旅游产业链与中国旅游业竞争力[J].经济师,2005(3):123-124. 被引量:55
-
8邓冰,俞曦,吴必虎.旅游产业的集聚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5(6):53-57. 被引量:143
-
9李江帆,李冠霖,江波.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分析——以广东为例[J].旅游学刊,2001,16(3):19-25. 被引量:170
-
10麻学锋,吕白羽.武陵山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9):6-8.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8
-
1庄军,刘嗣明.论旅游产业集群的系统架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4):11-16. 被引量:45
-
2夏正超,谢春山.对旅游产业集群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4):479-483. 被引量:25
-
3闵祥晓.中国旅游物流研究综述[J].物流科技,2012,35(8):44-47. 被引量:10
-
4许晓晓.中国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理论概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3(18):264-265. 被引量:1
-
5方荣辉.黄河三角洲旅游商品与旅游物流融合发展探讨[J].价格月刊,2014(1):49-52. 被引量:5
-
6丁晓楠.关于旅游物流的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14,33(7):92-93. 被引量:3
-
7赵丽萍.生态旅游文明型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4,33(11):109-111.
-
8郭荣朝.郑州市航空物流发展探析[J].创新科技,2016,16(6):19-22.
二级引证文献81
-
1王亚奇.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7):165-166. 被引量:2
-
2毛剑梅.旅游业与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6):125-128. 被引量:25
-
3陈绍友.重庆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6,26(5):861-866. 被引量:47
-
4万先进,吴南,伍婷.基于比较优势的三峡地区旅游产业发展[J].经济地理,2007,27(5):873-876. 被引量:11
-
5左冰.旅游产业集群:形态、边界与运行机制——湖南旅游产业集群实证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5):741-745. 被引量:11
-
6孙钰霞,刘今朝,杨庆媛,张明举.大城市边缘地区旅游业集聚机制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J].特区经济,2008(1):183-185. 被引量:11
-
7杨伟容.国内外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1):150-153. 被引量:8
-
8陈青.百色市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08,21(2):65-68. 被引量:1
-
9张广海,高乐华.旅游产业集群及其空间布局研究——以青岛市旅游产业为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8-42. 被引量:11
-
10郭峦.旅游集群概念辨析[J].商业时代,2008(19):92-93. 被引量:4
-
1海口:1435.9亿投向65个重点项目[J].中国招标,2012(16):66-66.
-
2程国强.开拓农村市场 扩大农村消费[J].农村工作通讯,2009(6):22-24. 被引量:1
-
3童道驰:推进服务业 政府有作为[J].中国商贸,2014(7):24-25.
-
4云南中青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云南中青国旅·云岭会议中心)简介[J].党建文汇(下半月),2009(1).
-
5盛正发.我国商务旅游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J].商业时代,2006(14):77-78. 被引量:8
-
6刘晓燕.西安商务旅游及城市国际化研究[J].特区经济,2011(6):162-163. 被引量:2
-
7林长升.关于科学技术持续协调发展的思考[J].技术开发与引进,1997(4):36-37.
-
8王莉娟,孙惠娟.拓宽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J].商业经济,2003(8):53-54.
-
9丁毅.浅谈如何做好采油厂设备管理工作[J].科技与企业,2015(9):7-7. 被引量:1
-
10加强理论学习 推动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