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邓小平科学发展观的人学向度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科学的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人学向度 ,其中现实的人是邓小平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 ;人民本位是邓小平科学发展观的深层意蕴 ;人的塑造是邓小平科学发展观的主体诉求 ;人的自由与解放是邓小平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关怀。
作者
贾英健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实事求是》
2004年第5期9-12,共4页
Seek Truth From Facts
关键词
邓小平
发展观
人学向度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92
1
韦兆钧.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1):4-7.
被引量:7
2
屠春友.
邓小平人学思想的基本架构[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5):76-79.
被引量:3
3
谢嘉梁,黄岩.
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观若干理论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9,18(1):7-12.
被引量:6
4
陈庆修.
以更小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应把握的几个要点[J]
.经济研究参考,2011(23):10-13.
被引量:1
5
谢嘉梁,黄岩.
科学发展观理论研究最新进展综述[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39-43.
被引量:8
6
危敬祥.
邓小平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J]
.社会主义研究,2004(4):65-67.
被引量:2
7
洪大用.
试论科学发展观及其实施限制[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3(5):43-47.
被引量:9
8
曹前发.
邓小平发展观略论[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11(5):51-58.
被引量:5
9
季明.
邓小平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4):12-15.
被引量:5
10
陈章亮.
论坚持以人为本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致性[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10):23-2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俞志.
传承与创新: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新发展[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10):49-51.
2
王庭芳,翟秀文.
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人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新西部(理论版),2011(2):3-4.
3
邱焕玲.
近年来我国人文关怀思想研究述评[J]
.山东社会科学,2012(4):119-122.
被引量:4
4
谢嘉梁,周光迅.
国内科学发展观理论研究综述[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2(4):67-7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陈延童.
浅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3,22(2):89-92.
2
唐小辉.
从写给女儿的英文歌曲看英美父母的人文关怀[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4(7):53-56.
3
胡伟.
行政服务中心导向标识设计研究[J]
.重庆建筑,2014,13(4):35-37.
被引量:1
4
胡祖凤,谢嘉梁.
近十年来国内科学发展观理论研究述评与展望[J]
.党政干部学刊,2014(12):40-48.
被引量:1
5
吴娟.
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新构建[J]
.青年与社会,2015,0(6):7-8.
6
胡祖凤,谢嘉梁,杨小明.
学术界关于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实践研究评述[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6,17(1):57-67.
被引量:4
7
谢嘉梁,胡祖凤,吕世杰.
近十五年来科学发展观理论研究回溯与展望[J]
.党政干部学刊,2018(6):28-33.
8
赵先锋.
汇聚生命的正能——《花冠病毒》的人文关怀[J]
.作家,2014,0(08X):27-28.
1
冯文平.
宗教批判、政治批判和人的解放——兼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人学向度[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5):34-36.
被引量:9
2
欧阳彬.
货币的人学向度——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货币哲学[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6(3):20-24.
被引量:4
3
孟凡华,高东帅.
论和谐的马克思人学向度[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5):164-166.
4
蒋红群.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学思想的三个向度[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2(2):31-36.
被引量:4
5
铁省林.
《巴黎手稿》中人的本质规定及其深层意蕴[J]
.泰山学院学报,2004,26(4):49-51.
6
丁红.
邓小平人文精神简论[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5(4):29-32.
7
周梅.
人的塑造 时代主题──学习邓小平人的塑造理论[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38-42.
8
韦兆钧.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向度[J]
.学理论,2010(29):205-206.
9
肖潇.
马克思个性发展理论的人学向度[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1(3):46-49.
被引量:1
10
孟锐峰.
马克思政治哲学对自由主义的超越[J]
.天津社会科学,2008(2):55-57.
实事求是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