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04年第3期41-41,共1页
Te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9
-
1王嘉祥.北方茶园的无公害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6):1113-1113. 被引量:9
-
2李勇.安康市低产茶园改造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90-5790. 被引量:9
-
3巩雪峰,余有本,肖斌.陕西省生态茶园的建设与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62-8263. 被引量:17
-
4潘年松.锌硒茶与人体健康[A].茶韵.中国西部茶海特集[C].贵阳:快捷激光印刷厂,2006.28.
-
5傅传耀.道茶--论黔北百万亩茶海的基本条件和可能性[EB/DL].http://chinateasea.cn/readnews.asp?newsid=216.2007-01-03.
-
6俞永明,许允文.茶树高产优质栽培新技术[M].贵阳:金盾出版社,2002.85-90.
-
7们发友.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要点[J].致富天地,2007(10):30-30. 被引量:1
-
8游小妹.浅谈夏秋茶园的水分管理[J].茶叶科学技术,2003(3):34-34. 被引量:1
-
9周理飞.持续高温干旱茶园管理技术措施[J].茶叶科学技术,2003(3):38-38. 被引量:3
-
1童雄才.幼龄茶园的抗旱管理[J].茶叶通讯,1997,24(2):46-47. 被引量:1
-
2马杰,陈效庚,陈静.春季抗旱保麦关键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1(9):149-149.
-
3黄淮海夏玉米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生育进程延后 强化抗旱管理[J].中国农资,2015,0(34):18-18.
-
4厉红岩,王玲.五莲县抗旱服务组织发展现状及启示[J].治淮,1998(6):12-13.
-
5枇杷抗旱管理措施[J].云南农业,2012(4):53-53.
-
6王鹏,张博,梁凤国.辽宁省抗旱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东北水利水电,2004,22(2):17-18. 被引量:2
-
7金向红.关于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办法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4,0(36):285-285. 被引量:10
-
8赵宏峰.关于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办法探讨[J].科技风,2015(15):160-160. 被引量:4
-
9黄瑾.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田干旱防御与抗旱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512-6515. 被引量:3
-
10殷积良,李凤林.种苗生产及苗圃作业抗旱管理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1):44-4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