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4年第9期35-37,共3页
Heilongjiang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
共引文献5
-
1司吉红.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2):149-151. 被引量:2
-
2杨宝臣,李彪.国债发行规模的计量经济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3):18-23. 被引量:5
-
3米洋江川,罗文,刘桃.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J].职业圈,2007(04S):21-22.
-
4李志伟.对我国国债规模现状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08,20(1):21-22. 被引量:4
-
5任会,范金.转轨时期国债发行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净效应分析[J].经济评论,2010(5):103-111.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53
-
1高建伟.中国隐性养老金债务精算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经济数学,2004,21(2):120-129. 被引量:21
-
2齐春梅.我国国债规模的现状及风险控制[J].甘肃金融,2004(6):48-50. 被引量:1
-
3涂立桥.国债规模及其挤出效应思考[J].理论月刊,2004(7):73-75. 被引量:4
-
4任春玲.我国国债规模的现状及趋势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9. 被引量:1
-
5张银政.中国国债规模浅论[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1997,17(10):54-57. 被引量:3
-
6杨文奇,郑德权.我国国债适度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管理科学,2004,17(4):53-57. 被引量:5
-
7李彪.中国国债发行规模的经济计量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27-30. 被引量:6
-
8纪凤兰,张巍.国债规模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7):55-58. 被引量:13
-
9吴志文.透视国债规模 防范国债风险[J].发展研究,2004,21(8):17-19. 被引量:2
-
10李彪,卢志红.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中的协整和ECM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3(4):42-46.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7
-
1李鑫,刘语潇,曲秋颖,张华蕾.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VAR模型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8):13-19. 被引量:7
-
2孙凡.我国国债规模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市场,2012(40):78-80. 被引量:1
-
3刘金林,李晓晨.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政府债务合理规模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6):136-141.
-
4李永刚.中国国债弥补赤字效应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3,28(6):14-21. 被引量:1
-
5张鹤,陈超,史峰赫.平衡财政约束下最优国债规模与利率[J].财政研究,2017,33(4):48-61. 被引量:1
-
6何元睿.我国国债规模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4(7X):11-12.
-
7韩荔.美国“财政悬崖”对中国的启示[J].中外企业家,2013(6S):37-37.
-
1曾韵佼.银行理财下一站[J].中国外汇,2013(18):60-62.
-
2尚颖,贾士彬.我国寿险业偿付能力不足原因及对策分析[J].上海保险,2012(7):22-26. 被引量:1
-
3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说 “假”“弱”“乱”是威胁国家财政安全的主要问题[J].党政干部参考,2003,0(9):17-17.
-
4王芳,谭艳艳,严丽娜.中国政府负债信息披露:现状、问题与体系构建[J].会计研究,2017(2):14-23. 被引量:28
-
5河北省县、乡政府债务形成机制与化解对策[J].河北经济研究,2005(7):35-36.
-
6赵晓儒.简论国家财政安全战略的目标与实施步骤[J].中国财政,2001(3):51-52.
-
7刘尚希等认为,国家财政安全面临挑战[J].经济研究资料,2003(12):36-37.
-
8刘刚强,姚俊.积极财政政策与财政风险问题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2(7):23-26. 被引量:3
-
9吴星.开展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思考[J].中国审计,2009(12):60-61. 被引量:3
-
10沈伟平.股票财务评价的因子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1):159-163.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