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情感教育与校园暴力事件防治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校园暴力事件的心理分析 情感冲突往往在校园暴力事件中起到催化的作用。因此一些心理专家在分析暴力事件这一问题时就指出:“情感是个体对周围事物与自身关系的一种体验和评价,一种特殊的反映。也就是以周围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那么当需要受阻时,便产生否定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的积累。
作者
阳荣威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
2004年第7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情感教育
校园暴力事件
学生心理压力
情绪调节
评价标准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4
1
郝玉梅.
试论情感教育之功能[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6(5):79-81.
被引量:18
2
郑开诚,张芳德.
校园暴力溯源及其防治对策[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18(2):2-4.
被引量:18
3
阳荣威.情感教育与社会秩序[J]当代青年研究,2000(02).
4
孙少平.
国外学校心理辅导发展的新特点[J]
.教育科学,1996(3):59-61.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
1
乔建中.
情绪研究的取向与动向[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61-66.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39
1
杨慧,王馨珠.
多主体视角下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分析[J]
.社会福利,2021(10):12-19.
被引量:1
2
闫杰.
预防校园暴力 构建和谐校园[J]
.现代企业教育,2006(14):182-183.
被引量:2
3
孙永明.
高校心理咨询的几个问题[J]
.高校教育管理,2002(2):23-26.
被引量:5
4
岳喜治.
论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2):81-82.
被引量:1
5
叶一舵.
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教育学刊,1997(2):34-37.
被引量:15
6
徐京朝,高亮.
大学生体育情感的生成与发展研究[J]
.搏击(体育论坛),2013,5(11):9-11.
被引量:1
7
祝晓鹂,金鑫.
校园暴力和公共卫生学预防[J]
.江苏预防医学,2005,16(2):84-86.
8
朱作鑫.
校园暴力之概念、现状及防治对策[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5(5):21-23.
被引量:45
9
蒋红娟.
图书馆馆员的职业情感培养[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9(3):152-154.
10
王超,马迎华.
校园暴力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979-980.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25
1
黄行福.
校园暴力:危害学校教育的毒瘤[J]
.思想.理论.教育,2004(7):60-62.
被引量:11
2
聂建江,张泽远.
暴力文化诱发校园暴力[J]
.瞭望,2004(47):52-53.
被引量:4
3
宋晔.
直面校园暴力[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5(2):33-36.
被引量:2
4
彭拥兵.
论校园暴力及暴力游戏罪过心理生成机制[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115-119.
被引量:5
5
胡童.
校园暴力:学校管理面临的新课题[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6(4):30-32.
被引量:3
6
李长伟.
校园暴力现象解析[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2(5):13-14.
被引量:4
7
梅志罡,汤志超.
中学校园暴力:社会化视角的透析[J]
.青年探索,2007(4):57-60.
被引量:11
8
姚建龙.
校园暴力:一个概念的界定[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27(4):38-43.
被引量:130
9
王琳,谭丙华.
中学生校园暴力社会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
.青年探索,2009(1):31-34.
被引量:2
10
刘焱,李子煊.
我国当前校园暴力的概念界定与现象研究[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39-43.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2
1
王国明,付洪.
国内校园暴力问题研究述评[J]
.未来与发展,2017,38(5):35-42.
被引量:3
2
赵伟成.
我国青少年校园暴力的思想政治教育预防对策[J]
.法制博览,2018(19):221-22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沈志宏.
基于互动仪式链下的校园暴力归因研究[J]
.政法学刊,2018,35(4):118-123.
被引量:2
2
郭佳佳.
寄宿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分析[J]
.黑龙江科学,2019,10(9):160-161.
3
陈逸雪.
论我国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其预防[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31):154-155.
被引量:4
4
王洪泽,庄濮玉.
幼儿时期校园欺凌现象的思考——责任承担理念介入[J]
.科技视界,2020(23):171-173.
5
何伟,刘佳欢.
生态哲学观下语言暴力的界定、成因及防治[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2(6):34-43.
被引量:13
1
干婷婷.
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
.职业,2013(12):114-115.
2
王大贤.
淮南某高校学生情感冲突与情感教育探讨[J]
.中国学校卫生,2001,22(1):86-87.
被引量:5
3
王士永.
大学生恋爱情感冲突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
.中国林业教育,2015,33(5):5-8.
被引量:1
4
胡陆.
基于学生生活世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解析[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3):26-28.
被引量:1
5
陈华.
在新形势下运用激励方法搞好课堂教学[J]
.读写算(教育导刊),2013(24):110-110.
6
李俊琼.
如何运用激励方法搞好课堂教学[J]
.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16):191-191.
7
杜琳,冯文全,徐安兴.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的理想与现实[J]
.社会科学家,2009,24(2):127-130.
被引量:4
8
张作斌.
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J]
.教育探索,2010(7):47-48.
被引量:5
9
张志亚.
论学生主体与教学价值实现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02(2):54-57.
被引量:2
10
宋凤宁,苏良亿,林柳.
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师生关系的研究[J]
.教育探索,2005(1):23-25.
被引量:16
思想.理论.教育
2004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