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1:25万遥感区域地质调查的推广应用前景——以祁连西段1:25万遥感区域地质调查为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是在《祁连西段 1:2 5万昌马幅、酒泉幅遥感地质调查》项目实践的基础上 ,系统总结1:2 5万遥感区域地质调查的效果及优势 ,分析了遥感地质填图方法的推广应用前景 。
作者
雒晓强
苏建平
雒晓刚
机构地区
核地质
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出处
《甘肃科技》
2004年第9期127-130,共4页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遥感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
祁连西段
推广应用
前景
分类号
P283.8 [天文地球—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方洪宾.
深变质岩区遥感地质填图方法研究[J]
.国土资源遥感,2000,12(2):35-38.
被引量:7
2
陈圣波.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的应用探讨[J]
.国土资源遥感,1999,11(2):1-6.
被引量:8
3
赵福岳,方洪宾,张瑞江.
遥感在1:25万区域地质编(填)图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和作用[J]
.国土资源遥感,1997,9(3):15-18.
被引量:5
4
刘登忠,李斌山.
四川南江地区1∶50000遥感地质填图效果评价[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7,24(2):108-112.
被引量:9
5
丁家瑞.
关于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应用的一些问题思考[J]
.国土资源遥感,1996,8(2):1-9.
被引量:4
6
黄海.
我国地学领域遥感应用新进展[J]
.国土资源遥感,1996,8(1):9-15.
被引量:4
7
许宝文.
遥感地质应用进展与发展方向[J]
.国土资源遥感,1994,6(2):1-4.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陈述彭,曾杉.
地球系统科学与地球信息科学[J]
.地理研究,1996,15(2):1-11.
被引量:83
2
徐冠华,田国良,王超,牛铮,郝鹏威,黄波,刘震.
遥感信息科学的进展和展望[J]
.地理学报,1996,51(5):385-397.
被引量:115
3
河北省地质矿产局.河北省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报告[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4
李德仁.空间信息学及其应用--RS,GPS,GIS及其应用[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12..
5
赵道生 陈军 等.RS.GIS.GPS的集成与应用[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5,9..
6
陈尔·戈尔.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译文)[J].地球信息世界,1998,(4):29-30.
7
刘登忠,国土资源遥感,1996年,3期
8
刘登忠,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5年,22卷,2期
9
周维屏,1:50000区域地质填图新方法,1993年
10
赵永平,承继成.
全球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研究与展望[J]
.科技导报,1998,16(2):17-19.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29
1
薛重生.
遥感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地质科技情报,1997,0(S1):16-23.
被引量:32
2
任军,张加恭.
土地资源调查的国内外比较研究[J]
.资源与产业,2006,8(4):113-116.
被引量:9
3
刘玉荣,王四龙,凌怡淙,宁书年,许孝庭.
隐伏煤田的TM信息提取及地质效果[J]
.国土资源遥感,1997,9(3):29-33.
被引量:6
4
谢韬,张启跃.
PRB数字地质填图中的遥感技术应用研究——以云南1∶5万罗平幅区域地质调查为例[J]
.地质论评,2009,55(1):147-149.
被引量:3
5
袁崇谦,周建勋.
卫星遥感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
.海相油气地质,2010,15(2):69-75.
被引量:6
6
欧阳华平,赖健清,高光明,邹林,石菲菲,杨自安.
西藏沙莫棍巴地区资源潜力遥感综合预测研究[J]
.矿产与地质,2010,24(1):74-78.
7
刘登忠.
试论遥感技术在红层1∶50000区调填图中的作用[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9,26(2):119-123.
被引量:4
8
韩源.
地质遥感中地质构造的识别与分析[J]
.信息系统工程,2011,24(7):31-33.
被引量:8
9
方世明,汪新庆,刘刚.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在计算机辅助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J]
.安徽地质,2000,10(4):294-298.
被引量:7
10
周乐群,杨岚.
基于“3S”技术的国土资源与生态环境动态监测[J]
.华南地质与矿产,2000,16(4):40-46.
被引量:11
1
侯荣娜,王淑华,张翔,侯克选,张铖,王金荣.
中祁连西段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
.地球科学进展,2015,30(9):1034-1049.
被引量:16
2
黄增保,郑建平,李葆华,魏志军,漆玮,许延龙.
中祁连西段晚寒武世埃达克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J]
.岩石矿物学杂志,2014,33(6):1008-1018.
被引量:12
3
苏建平,张新虎,胡能高,付国民,张海峰.
中祁连西段野马南山埃达克质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
.中国地质,2004,31(4):365-371.
被引量:31
4
彭岩,李荣社,计文化,王超,李猛,张辉善,吴中楠.
中祁连西段北大河岩群中早古生代火山碎屑岩的识别——来自锆石U-Pb年代学的证据[J]
.西北地质,2014,47(4):178-186.
被引量:10
5
黄增保,郑建平,李葆华,魏志军,漆玮,陈旭.
中祁连西段野马山岩基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
.中国地质,2015,42(2):406-420.
被引量:20
6
齐瑞荣.
中祁连西段巴嘎德尔基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2,32(4):86-93.
被引量:19
7
苏建平,胡能高,张海峰,冯备战.
中祁连西段黑沟梁子花岗岩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及成因[J]
.现代地质,2004,18(1):70-74.
被引量:28
8
赵吉昌,杨镇熙,张立涛.
甘肃中祁连冬草沟花岗岩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J]
.甘肃科技,2016,32(17):42-46.
被引量:1
9
李建锋,张志诚,韩宝福.
中祁连西段肃北、石包城地区早古生代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岩石学报,2010,26(8):2431-2444.
被引量:42
10
杨雄.
高精度地震技术在煤田地质勘探的应用实例[J]
.科技传播,2011,3(5):118-119.
甘肃科技
2004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