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菌乳(鲜奶)中过氧化氢的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出处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72-872,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同被引文献122
-
1梁显菊,文静.食品级过氧化氢在动物性食品中的应用[J].肉类研究,2008,22(4):65-70. 被引量:5
-
2石晶,王金美,孟一娟,郭小佩.食品级过氧化氢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20(4):62-64. 被引量:28
-
3谭学才,梁汝萍,李荫,邹小勇,蔡沛祥.溶胶凝胶壳聚糖/二氧化硅杂化复合膜固定辣根过氧化酶的H_2O_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制[J].分析试验室,2004,23(6):1-4. 被引量:12
-
4刘建业.过氧化氢的应用和国内行业发展现状[J].牙膏工业,2004,14(3):41-42. 被引量:9
-
5张之伦,张耀亭,白世基,张明月,江国虹,冯鹤鸣,常改,王燕萍.灭菌乳中污染过氧化氢所致食物中毒的证实[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9):765-765. 被引量:3
-
6彭琨,王洋,谭慧.食品中过氧化氢残留量的测定[J].粮油食品科技,2004,12(6):33-34. 被引量:8
-
7保健品市场再现诚信危机——由“巨能钙事件”想到的[J].中国社区医师,2004,20(24):3-3. 被引量:1
-
8黑心厂商玩手段开心果用工业双氧水漂白[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4(6):14-14. 被引量:1
-
9王广凤,李茂国,阚显文,高迎春,方宾.纳米银/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的制备及对苯二酚的测定[J].应用化学,2005,22(2):168-171. 被引量:17
-
10王亦君.对保健食品的监管不能"亡羊补牢"[J].中国保健营养,2005(1):10-1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16
-
1梁显菊,文静.食品级过氧化氢在动物性食品中的应用[J].肉类研究,2008,22(4):65-70. 被引量:5
-
2石晶,王金美,孟一娟,郭小佩.食品级过氧化氢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20(4):62-64. 被引量:28
-
3王兴华,李宝华,曹彦波,马隽,黄峰,谢菲,王振德,于爱民.多参数食品安全现场快速分析仪的应用研究——保健品中过氧化氢快速测定[J].现代科学仪器,2006,23(1):47-48. 被引量:5
-
4薛颖,刘平,刘泰然,马洁,罗仁才.酶-氧电极测定固体食品中H_2O_2方法的研究[J].卫生研究,2006,35(3):313-316. 被引量:5
-
5黄沛苍.食品安全检验新技术[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7(5):75-76. 被引量:1
-
6张耀亭,李建平,白世基.食品中过氧化氢的自动电位滴定检测法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11):2108-2109. 被引量:4
-
7巢强国,张辉,葛宇,李勤,张燕琴.钛盐比色法测定消毒牛奶中残留过氧化氢的含量[J].食品与机械,2007,23(6):93-94. 被引量:8
-
8钱培军,吴燕,缪英.自动电位滴定法检测水中过氧化氢[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8):1906-1907. 被引量:4
-
9王存孝.一次性筷子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0,18(4):13-13. 被引量:1
-
10孙洪斌.食品安全检验新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7):52-5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83
-
1林伟琦.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3):961-967. 被引量:39
-
2梁显菊,文静.食品级过氧化氢在动物性食品中的应用[J].肉类研究,2008,22(4):65-70. 被引量:5
-
3石晶,王金美,孟一娟,郭小佩.食品级过氧化氢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20(4):62-64. 被引量:28
-
4白冰,赵玲,王程程,李敏通,李延斌,胡耀华.生物传感器在检测食品品质及其质量安全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2,3(5):414-420. 被引量:11
-
5彭春桃,林丽,连国军,马美萍,曹建明.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循环伏安法测定过氧化氢[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8,38(1):57-60. 被引量:3
-
6陈易晖,刘艳,周建立,朱海维,项丽霞.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食品中的过氧化氢[J].光谱实验室,2009,26(2):414-417. 被引量:28
-
7王华芳,展海军.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9,6(19):7-8. 被引量:24
-
8方芳,马妍.保健品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浅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8):297-298.
-
9刘凤臣,叶鹏,尤晨,陈红生.新型PET瓶盖杀菌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轻工机械,2011,29(3):76-79. 被引量:5
-
10孙楚,李绍峰,Craig Williams,陶虎春.钛盐光度法测定O_3/H_2O_2高级氧化系统中的过氧化氢[J].化学工程师,2011,25(6):27-31. 被引量:15
-
1陈玉山,陈蓉,左峰,郭鹏.牛奶污染源浅析及解决方案[J].中国畜禽种业,2011,7(2):5-8.
-
2雷耀兴,李德勇,杨邦媛.绿茶中儿茶素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J].广西医学院学报,1992,9(3):45-48. 被引量:10
-
3陶宝.蔬菜水果如何不变色[J].美食,2009(7):29-29.
-
4黄春芳,倪永年.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单宁[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2,26(3):243-246. 被引量:22
-
5Moutai-The National Liquor[J].China's Foreign Trade,2009(9):22-23.
-
6马耀武.浅谈“7+1”营养强化面粉的生产[J].粮食加工,2004,29(1):12-13. 被引量:1
-
7LarsEyrich.盈利性更高的牛奶标准化生产程序[J].中国乳品工业,1998,26(2):41-42.
-
8唐洪涛,唐洪波.变性淀粉的工艺设备模式综述[J].淀粉与淀粉糖,2002(3):20-22. 被引量:1
-
9宋慧,阎振静.HACCP系统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0,15(1):87-88. 被引量:5
-
10赵海燕,赵榕,王正,罗仁才.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藜芦醇胶囊中的白藜芦醇[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16(4):337-339.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