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关于“全球化”阶段划分的若干观点
被引量:16
出处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8-72,共5页
Contemporary World and Socialism
参考文献14
-
1严书翰.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J].理论前沿,2000(18):3-5. 被引量:5
-
2詹武.用造福全人类的经济全球化替代美国化的经济全球化[J].当代思潮,2000(2):8-32. 被引量:10
-
3王庆五.全球化与社会主义价值复兴[J].学习与探索,2000(4):45-51. 被引量:11
-
4庄芮.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起点与分期[J].国际论坛,2000,2(1):48-53. 被引量:5
-
5郑必坚.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J].理论前沿,2000(20):3-6. 被引量:6
-
6刘阳.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综述[J].学术交流,1999(4):50-56. 被引量:5
-
7《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总目录[J].国外社会科学,2000(6):92-95. 被引量:4
-
8方立.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哲学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0(11):2-15. 被引量:12
-
9高放.从全球化浪潮看新世纪,新世界[J].理论动态,2000(2):1-13. 被引量:5
-
10张守彪.攀登[J].青春,2000(1):83-8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44
-
1王逸舟.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政治稳定与国际关系——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另一种透视[J].学习与探索,1998(5):63-71. 被引量:14
-
2徐勇,曾峻.全球化、契约与政治发展[J].学习与探索,1998(2):89-92. 被引量:2
-
3李慎之.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及其价值认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50(4):9-9. 被引量:17
-
4俞可平.全球化的二律背反[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50(4):12-13. 被引量:18
-
5黄卫平.全球化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50(4):14-16. 被引量:7
-
6蔡拓.全球化与当代国际关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50(4):19-21. 被引量:7
-
7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9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主义研究述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50(2):46-57. 被引量:16
-
8宿景祥.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39-47. 被引量:10
-
9徐明棋.经济全球化及国际货币体制的缺陷与东南亚金融危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8(2):60-66. 被引量:2
-
10杨雪冬,王列.热话题与冷思考(七)——关于全球化与中国研究的对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3):3-10. 被引量:39
共引文献68
-
1王磊,马欣,王鸿艳.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实现与改革[J].中国市场,2006(23):55-55.
-
2李丹,贺新春.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2(1):4-7.
-
3陈清,王存刚.经济全球化及其效应分析[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3,12(2):41-43.
-
4张晓燕.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及我们应采取的对策[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2,18(4):10-14.
-
5姜志强.全球化与苏东剧变[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2,3(2):91-93.
-
6李智才.全球化:概念·机制·影响──系统论的观点[J].大连干部学刊,2001,17(1):8-10.
-
7胡鞍钢,温军.西部开发与民族发展[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0-58. 被引量:23
-
8王庆伟,展更豪.全球化视野中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J].体育与科学,2002,23(4):33-34. 被引量:4
-
9刘芳.全球化时代的价值认同[J].甘肃理论学刊,2004(5):47-49. 被引量:14
-
10王立新.全球化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J].社会主义研究,2003(1):54-5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177
-
1叶初升,李承璋.内生于中国经济发展大逻辑的“双循环”[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6-28. 被引量:20
-
2戴维·莫利,王鑫(译).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化:封锁中的流动性[J].国际新闻界,2021(3):6-18. 被引量:9
-
3刘志彪,张杰.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GVC与NVC的比较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7(5):39-47. 被引量:574
-
4王频.周恩来对我国60年代前期国民经济调整的杰出贡献[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2):48-52. 被引量:3
-
5王学玉.从国际化到全球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8):48-52. 被引量:13
-
6周永坤.全球化与法学思维方式的革命[J].法学,1999(11):9-14. 被引量:87
-
7方协邦.我国唐代体育运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4(3):110-112. 被引量:1
-
8崔乐泉.古代中日体育文化的交流与共融——中日古代体育文物的比效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1992(3):30-35. 被引量:3
-
9王增明.中国革命根据地(解放区)体育文物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1,8(4):108-111. 被引量:2
-
10石广生.提高应对能力 加快发展自己[J].求是,2002(14):10-1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16
-
1任卫东.全球化时期划分的主要观点及其评析[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4(6):1-7. 被引量:1
-
2邓正来.一种以中国为根据的“全球化观”的论纲[J].河北法学,2008,26(1):2-8. 被引量:9
-
3荆长岭.中原经济区的全球化及其犯罪国际化[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3,22(2):20-29. 被引量:1
-
4刘德敬.全球化驱动下我国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3(18):61-61.
-
5张长城.全球化视域下体育强国的历史解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29(4):7-12. 被引量:1
-
6丁波涛.西南数字经济大通道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学术论坛,2018,41(5):148-155. 被引量:10
-
7张可云,蔡之兵.全球化4.0、区域协调发展4.0与工业4.0——“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内在本质与关键动力[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8(3):87-92. 被引量:41
-
8袁靖华.中国的“新世界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的国际传播[J].浙江社会科学,2017(5):105-113. 被引量:42
-
9卢岚.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变革的思想基石[J].北方论丛,2018(6):5-11. 被引量:4
-
10郝书翠.文化软实力“潜”与“显”的唯物史观解读[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9(1):78-8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23
-
1卢岚,李豪男,梁豪.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路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1):21-27. 被引量:1
-
2吴炜华,黄珩.谱系赓续、效果提升与能力建设:基于国际传播效能的理论分析与路径探索[J].国际传播,2022(6):23-31. 被引量:3
-
3路纳.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法律全球化话语逻辑层次[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S1):357-359.
-
4武建敏.中国法理学发展的理论诠释——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J].河北法学,2008,26(9):2-12. 被引量:8
-
5王莉敏.强者制胜战略思考[J].企业经济,2008,27(9):87-89.
-
6王国龙.中国法学研究中存在“知识遮蔽实践”吗?——反思新保守主义有关“中国理想法律图景”的承诺[J].山东社会科学,2009(2):27-32. 被引量:2
-
7邓正来.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社会科学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9(5):1-12. 被引量:31
-
8邓正来.“世界结构”与中国法学的时代使命——《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第二版序[J].开放时代,2011(1):146-152. 被引量:8
-
9邱新文,俞全.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人工晶体植入[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2000,14(1):44-45.
-
10王晓光.日本东京国际展览中心[J].建筑知识,2000,20(2):14-18.
-
1刘京科.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若干观点[J].中国经贸导刊,2002(5):12-14.
-
2李琨.关于当前经济形势若干观点的评述[J].价格理论与实践,1996(8):6-10.
-
3高焕喜,郑贵彬,张少刚.关于小康理论研讨的若干观点[J].农业经济问题,1991,12(10):16-19.
-
4王述英.苏联新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中有关所有制问题的若干观点[J].现代经济译丛,1989(3):15-20.
-
5方齐云.评“通货膨胀有益”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1(3):41-43.
-
6权衡.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若干观点的述评[J].探索与争鸣,2000(7):15-17.
-
7李琨.关于当前经济形势若干观点的评述[J].瞭望,1997(31):4-6. 被引量:2
-
8施小蓉.有关“民营经济”若干观点简评[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2(10):16-17. 被引量:4
-
9王逸舟.关于经济安全的若干观点[J].企业改革与管理,1998(12):33-34. 被引量:5
-
10小苗.关于股份制和公有制关系研究的若干观点[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8(3):2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