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林业》
2003年第11B期25-25,共1页
Forestry of China
二级引证文献3
-
1翁梅,孙静,叶永忠.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优先保护等级划分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2,41(1):129-133. 被引量:4
-
2杜文芝,张宏伟,冯婵.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分布及保护发展策略[J].中国园艺文摘,2015,31(12):61-63. 被引量:4
-
3郭学远.道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J].南方农业,2023,17(20):23-25.
-
1任周俤,苏荣理,陈兴总,黄宏成.水稻不育系福伊A特征特性的观察与利用[J].福建稻麦科技,1999,17(2):10-11.
-
2李惠群.“野生麦”的发生及防除对策[J].河北农业科技,2000(5):17-17.
-
3李万光.甜玉米和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农家之友,2009(20):34-36.
-
4周国列,周灵芝,容林熙,黄圆圆,周燕,杨声澉,莫永,王彩先,梁心群.不同品种与施肥水平对优质常规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4(13):14-15.
-
5陈在飞.白芷的人工栽培技术[J].湖南林业,2005(8):18-18. 被引量:2
-
6韩仕平,柯有田,郑少有.墨西哥玉米栽培、利用技术[J].农村养殖技术,2009(5):38-38. 被引量:6
-
7李晓东,马永升,杜强,柏文科.卵果天麻品质特性研究初探[J].汉中科技,2013(5):1-2.
-
8文自翔,金文林,濮绍京,赵波.遗传标记在小豆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18(1):62-68. 被引量:2
-
9陈祖亮,李绪太,邵兴云.甜菊的栽培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1996,0(1):9-9.
-
10张珍明,乐乐,林昌虎,何腾兵.不同种植年限山银花根区土壤生物特性[J].水土保持通报,2015,35(5):71-76. 被引量: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