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对如何设置内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探讨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为了保护我国经济利益和国民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建立内生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建立内生技术性贸易壁垒也是国际经济合作活动中对等交易的客观需要本文从标准本身的角度、检验检疫环节和合格评定程序等方面分析了如何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最后对整个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机构地区 西安交通大学
出处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14,共5页 INTERNATIONAL BUSINES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17301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经济社会发展白皮书[A]..《深圳经济礼会发展同顾与展望》(1999—2000)[C].海天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5,第138-140页.
  • 2.贸易技术壁垒文章汇编[A]..《深圳》[C].深圳WTO信息查询服务中心,2002年版.第34-38,98-99,101,122页.
  • 3彭剑虹.应该充分重视行业协会在标准化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3(10):8-10. 被引量:3
  • 4吴志鹏,方伟珠,包海波.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微观安排的三个维度[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4(1):52-56. 被引量:19
  • 5龚益鸣.《质量管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46—547页.
  • 6倪育才.《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用讲义》[M].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02年.第41-48页.
  • 7JJFl059—1999.中国计量技术规范《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S].,1999年..

二级参考文献7

  • 1[1]Mergers Robert and Nelson Robert(1996).The Complex Economies of Patent Scope in the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 2[2]Caves、Crookel Killings(1983).The Imperfect Market for Technology Licenses.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4 5 ,A ugust,2 4 9~276.
  • 3[3]Michael Kremer(1998).Patent Buyout:A Mechanism for Encouraging Innovation.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 nomics,Novermber 1998,P1137~1167.
  • 4[4]Nordhaus(1969).Invention,Growth,and Welfare. Cambridge 1969.
  • 5[5]Klemperer(1990).How Broad should the Scope of Patent Protection B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3,52~63.
  • 6[6]Levin,Reiss(1988).Cost-reduction and Demand-creating R&D with Spilling.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19,No.4,538~556.
  • 7[7]Gillini(1992).Patent Policy and Costly Imitation.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3,52~63.

共引文献21

同被引文献43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