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地欧酮催产青鱼技术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孵化方面,青鱼的催产比较困难,其催产率一般较低,受精率和孵化率也不高,催产过程中如果不使用脑垂体,一般很难催产成功。在实际生产中,脑垂体的价格比较昂贵,即使是自己所采摘的脑垂体,其质量也难以保证。如何找到脑垂体的代用品。
作者
俞小先
卞正松
机构地区
江苏邗江长江系家鱼原种场
扬州市邗江区水产指导站
出处
《科学养鱼》
2004年第9期8-8,共1页
Scientific Fish Farming
关键词
地欧酮
催产技术
青鱼
人工繁殖
分类号
S961.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5
1
杨汉运,黄道明,谢山,简东,池仕运,张庆,常秀岭,王文君,方艳红.
雅鲁藏布江中游渔业资源现状研究[J]
.水生态学杂志,2010,3(6):120-126.
被引量:44
2
唐耀富.
青、草、鲢、鳙鱼的人工繁殖技术[J]
.渔业致富指南,2001(5):30-30.
被引量:3
3
赵林斌.
泥鳅规模化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关键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9):139-139.
被引量:3
4
胡红霞,刘晓春,朱华,林浩然.
养殖俄罗斯鲟性腺发育及人工繁殖[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6(1):81-85.
被引量:18
5
王黎,林浩然.
不同年龄和性腺发育期鲤鱼不同脑区的sGnRH分布及其变化[J]
.Zoological Research,1998,19(3):197-202.
被引量:8
6
俞录贤.
青海湖裸鲤受精卵快速脱粘技术[J]
.科学养鱼,2009,31(10):11-11.
被引量:3
7
赵秀梅.
青海湖裸鲤人工孵化注意事项[J]
.青海科技,2010,17(3):12-13.
被引量:2
8
武云飞,康斌,门强,吴翠珍.
西藏鱼类染色体多样性的研究[J]
.Zoological Research,1999,20(4):258-264.
被引量:49
9
宋超,庄平,章龙珍,张涛.
不同温度对西伯利亚鲟幼鱼生长的影响[J]
.海洋渔业,2014,36(3):239-246.
被引量:19
10
王万良,周建设,王建银,张弛,潘瑛子,陈美群,扎西拉姆,李宝海.
4种水产药物对褐鳟(Salmo trutta)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J]
.西北农业学报,2016,25(7):966-972.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2
1
王万良,张忭忭,王建银,周建设,曾本和,张驰,牟振波.
双须叶须鱼人工繁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4):105-107.
被引量:4
2
王万良,王建银,周建设,曾本和,牟振波,张忭忭.
野生拉萨裸列尻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J]
.水产科技情报,2018,45(2):95-9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王金林,牟振波,王且鲁,张忭忭,周建设,曾本和,王万良.
西藏裂腹鱼亚科鱼类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4):16-19.
被引量:3
2
曾本和,张忭忭,牟振波,刘海平,周建设,王万良.
3种西藏土著鱼类幼鱼水温耐受性的初步研究[J]
.水产科学,2019,38(1):115-118.
被引量:9
3
宋小广,刘海平,刘艳超,范丽卿.
双须叶须鱼脑颅骨骼形态学的研究[J]
.高原农业,2019,3(2):159-167.
被引量:2
4
曾本和,杨瑞斌,刘海平,王建,徐兆利,何林强,曾小理,赵天一,林少卿.
拉萨裂腹鱼人工繁殖初探[J]
.淡水渔业,2020,50(5):69-73.
被引量:8
5
王金林,王且鲁,曾本和,潘瑛子.
不同养殖模式对拉萨裸裂尻仔鱼存活和生长的影响[J]
.西藏农业科技,2021,43(2):93-97.
被引量:1
6
赵年桦,徐筱,赵贺,温子政,刘茂春,胡仁云,聂竹兰.
塔里木裂腹鱼人工繁殖、胚胎发育和早期仔鱼发育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21,30(12):1767-1776.
被引量:6
7
王金林,王且鲁,曾本和,周建设.
不同开口饵料对拉萨裸裂尻仔鱼存活及生长的影响[J]
.西藏农业科技,2022,44(2):62-68.
被引量:3
1
胡义长.
地欧酮DOM催产革胡子鲶效果好[J]
.湖北渔业,1992(1):36-36.
2
陈正华.
马来地欧酮在名特鱼类繁殖中完全能够取代垂体的作用[J]
.渔业致富指南,2001(2):23-24.
3
蔡智鸣,岑坚,等.
新型DOM(地欧酮)在提高鱼类早期催产效果中的应用[J]
.珠江水产,2001(3):40-40.
4
罗玉双,张昌旺,谌喜良.
地欧酮(DOM)在泥鳅人工繁殖中的应用[J]
.淡水渔业,2000,30(11):20-21.
被引量:5
5
万全,凌武海,徐广友,马明发.
鲤脑垂体、多巴胺、地欧酮催产青鱼比较[J]
.江西水产科技,1997(1):19-21.
6
王文松.
青鱼人工繁殖技术[J]
.科学养鱼,2004,26(4):5-5.
被引量:3
7
山东微山县首创鱼类抗低温催产技术[J]
.新农村,2013(3):56-56.
8
裴福良,王小东.
浅谈草鲢亲鱼的培育与催产技术[J]
.黑龙江水产,2008,27(4):5-6.
被引量:1
9
王惠,杨彦忠,张秀安.
鲢草鱼二次催产技术[J]
.科学养鱼,2001,23(7):39-39.
10
蔡智鸣,朱振伟,岑坚,曹广初.
新型DOM(地欧酮)在提高鱼类早期催产效果中的应用[J]
.内陆水产,2001,26(9):18-18.
被引量:1
科学养鱼
2004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