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环球法律评论》
2002年第123期175-176,共2页
Global Law Review
同被引文献70
-
1姜太碧,朱文.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意愿的Logit模型分析——以四川省成都、南充、宜宾、广元地区农户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3):140-143. 被引量:14
-
2李红艳.农村非政府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8(4):37-39. 被引量:7
-
3储建国.市场经济、市民社会和民主政治[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53(1):58-61. 被引量:35
-
4王振民.我国宪法可否进入诉讼[J].法商研究,1999,17(5):28-36. 被引量:104
-
5唐宏强.我国国家私法主体特质的法理学探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8,20(6):32-37. 被引量:1
-
6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J].中国社会科学,1993(4):59-74. 被引量:171
-
7A.阿莱托,J.科恩,夏光.市民社会与社会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1989(7):42-43. 被引量:4
-
8王芳.行业协会若干法律问题探析——从经济法的角度[J].大众商务,2010(10):213-214. 被引量:2
-
9卞干群,陈驰,韦寒松.民间组织管理:难点与对策[J].中国民政,1999(9):24-24. 被引量:4
-
10方世荣.对当代行政法主体双方地位平等的认知——从行政相对人的视角[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19(6):70-79.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11
-
1孙翠雯.行业协会的合法性危机与制度创新[J].江西社会科学,2004,24(9):118-120. 被引量:4
-
2黄建军.问题与变革:宪法学视域中的中国社团立法[J].行政与法,2006(1):95-97. 被引量:2
-
3俞可平.改善我国公民社会制度环境的若干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1):4-10. 被引量:57
-
4费长山.论政府在公民意识发展中的责任[J].政治与法律,2010(4):58-66. 被引量:9
-
5粟多树,凌志,龙晓涛.农民组织意识培养与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0(34):52-55.
-
6汪伟全.角色·功能·发展——论区域治理中的公民社会[J].探索与争鸣,2011(3):38-41. 被引量:3
-
7粟多树,凌志.我国农民组织意识的现状、成因与思考——基于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的考量[J].新疆社科论坛,2011(2):63-67. 被引量:1
-
8粟多树,凌志.我国农民组织意识:现状、成因与思考——基于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状况的考量[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19-24. 被引量:2
-
9俞可平.改善我国公民社会制度环境的若干思考[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7(1):29-47.
-
10徐大闯.论行业协会的行政主体地位[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9,11(5):51-5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35
-
1杨登杰.基本权利私人间效力法理基础的澄清与重构[J].中国法学,2023(2):209-228. 被引量:13
-
2石晶.基本权利第三人效力理论的实证检验及路径探索[J].人权研究(辑刊),2019(2):404-434.
-
3曹相见.基本权利私法介入的否定立场[J].河北法学,2020,0(3):109-122. 被引量:8
-
4邓静秋.同性恋教师被开除案件中的平等就业权问题[J].反歧视评论,2021(1):3-17.
-
5周航.民法典保障基本权利的内在机理、路径与限度[J].东南法学,2023(2):214-237.
-
6奚若晨.基本权利私法效力的界限[J].当代法学,2023,37(4):84-93. 被引量:3
-
7许瑞超.基本权利第三人效力的释义学基础[J].人大法律评论,2022(2):299-322.
-
8孔令媛.行业协会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与实践[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1):83-85.
-
9王栋,郭丹,徐承英.当前中国公民社会发展困境与反思[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3):92-95. 被引量:2
-
10吴家清,杜承铭.论宪法权利价值理念的转型与基本权利的宪法变迁[J].法学评论,2004,22(6):3-9. 被引量:28
-
1刘继辉.天津市社会组织发展状况浅析[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0(1):41-43.
-
2吴梅芳.关于强化对领导干部监督的理性思考[J].理论建设,2002,18(3):37-42.
-
3李庆申.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状况浅析[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2(5):376-377.
-
4阮传胜.我国社团立法的现状分析与构建[J].学会,2006(6):22-26. 被引量:1
-
5陈志波.南京国民政府(1927-1937)社团立法略论[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4):63-68.
-
6罗远航.当代大学生政治情感状况浅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2):41-43. 被引量:14
-
7田传信.杭州市新农村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度的调查报告——以杭州市文明村平山新村为研究对象[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13(2):46-47. 被引量:1
-
8张昊,蒋巍.论结社权的保护与我国社团立法的建构[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1(2):85-88. 被引量:4
-
9刘培峰.欧盟国家的社团立法:一个初步的介绍[J].环球法律评论,2004,26(3):287-294. 被引量:10
-
10吴梅芳.“一把手”监督问题的探讨[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12(4):34-36.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