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东莨菪碱治疗以血尿为主要表现IgA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王智
吴竞
郑京
洪江淮
丘余良
杨爱国
吴艺
机构地区
福建省人民医院肾内科
出处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8期479-480,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
基金
福建省卫生厅重点基金资助项目 (No .2 0 0 0 70 3 )
关键词
复方丹参注射液
联合
东莨菪碱
治疗
血尿
IGA肾病
临床观察
分类号
R692.3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3
同被引文献
262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56
参考文献
5
1
王海燕.肾脏病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08.
2
徐巍,张玉梅.
张琪教授对IgA肾病血尿的认识及辨治经验[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3(4):194-195.
被引量:46
3
朱建红.
中医对微循环的若干认识[J]
.微循环学杂志,2002,12(2):41-43.
被引量:12
4
俞凤华,周家仍,熊纪洪,刘春华,翟任群,杨斌.
小儿肾小球疾病62例甲皱微循环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3(5):275-277.
被引量:1
5
王海颖,张春崧,陈以平.
活血化瘀法在肾系疾病中的运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2(9):544-546.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袁申元.
微循环障碍的药物治疗[J]
.微循环学杂志,1994,4(4):6-9.
被引量:8
2
儿科肾脏病科研协作组.关于小儿肾小球疾病临床分类和治疗的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1979,17(4):248-248.
3
姜新猷 陈荣华 等.关于肾小球疾病临床分类和治疗的建议的修订意见[J].中华儿科杂志,1981,19(4):241-241.
4
朱起贵.牛血清白蛋白致免疫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J].中华病理学杂志,1993,22(2):121-121.
5
梁子钧.-[J].新医学,1978,(4):5-5.
6
王今达.运用活血化瘀法则治疗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2例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1977,(2):79-82.
7
修瑞娟.
微循环——微妙的生命泉源[J]
.微循环学杂志,1997,7(1):1-3.
被引量:37
8
沈吉云,燕忠生,赵淑媛.
肝病血瘀证与肝功能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关系[J]
.辽宁中医杂志,1997,24(6):243-244.
被引量:23
9
翁维良,王怡.
我国国内急救医学中微循环的研究状况(二)[J]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7,4(10):475-480.
被引量:3
10
吴福喜,臧德馨,程自立.
抑郁症患者甲襞微循环的改变[J]
.微循环学杂志,1998,8(3):21-22.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03
1
王永业,盛梅笑.
中医药治疗肾小球肾炎血尿的研究概况[J]
.河北中医,2007,29(8):761-763.
被引量:2
2
连俊兰,余勤,盛丽先.
IgA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6):71-74.
被引量:1
3
黄琪梁.
二羟基烷化锡致肾小管酸中毒八例临床分析[J]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6):446-446.
4
唐补生,魏巍,张振忠.
肾脏病脂质代谢紊乱的中医辨治探讨[J]
.现代中医药,2004,24(4):3-6.
5
冷伟,李骏峰.
肾脏病现代中医诊治策略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5(10):619-620.
被引量:1
6
康辉山.
益气化瘀中药配合潘生丁治疗IgA肾病30例报告[J]
.海峡药学,2004,16(6):108-109.
7
林燕.
狼疮性肾炎的诊治进展[J]
.河北医药,2005,27(2):94-95.
被引量:5
8
吴文先,刘霞.
肾脏病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法的运用探讨[J]
.中医研究,2005,18(3):5-6.
被引量:4
9
王静.
血尿的中医治疗概况[J]
.甘肃中医,2005,18(3):10-11.
10
时凯锋,戴飞,王昕,蔡潯远.
中医治疗肾性血尿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刊,2005,23(4):671-672.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262
1
师帆,马晓燕.
基于“毒-络”理论探析虫类药在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治疗中的应用[J]
.亚太传统医药,2020(9):121-123.
被引量:17
2
邹春艳,王士忠,王明刚.
益母草在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1).
被引量:19
3
张政,林丽贞,陈迪,白发臣,李秋景.
福建地区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回顾性分析[J]
.福建中医药,2013,44(4):7-8.
被引量:4
4
谢天忠,张雷.
TCM DIFFERENTIAL TREATMENT OF 30 CASES OF IgA NEPHROPATHY[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1997,17(4):243-246.
被引量:2
5
李燕林,黄振炎,邓波,杨凤仙,林玉珍.
肾炎1号方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J]
.新中医,2004,36(7):17-18.
被引量:5
6
耿迎春,朱树宽,徐文莲,郭月红,李捷,李秀珍.
保肾止血散治疗IgA肾病38例[J]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10):590-592.
被引量:3
7
宋纯东,丁樱.
肾必宁颗粒对IgA肾病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的影响[J]
.陕西中医,2004,25(10):951-952.
被引量:8
8
陈香美,谢院生.
重视延缓IgA肾病进展的基础和临床研究[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4,20(4):235-237.
被引量:156
9
黄颜颜,刘永,刘春梅.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小管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2):1091-1093.
被引量:4
10
孙瑞涛.
王铁良教授治疗IgA肾病的临证经验浅析[J]
.中医药学刊,2005,23(2):230-23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6
1
黄楦槟.
血瘀与IgA肾病的相关性及其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2005,27(3):239-240.
被引量:1
2
魏金花,郑健.
IgA肾病的研究进展[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5,15(5):62-64.
3
谭洪华,李霞,薄爱华.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23(1):76-78.
被引量:6
4
郭从容.
IgA肾病辨治的中西医结合研究[J]
.天津中医药,2008,25(3):260-262.
被引量:4
5
杨广悦.
中医治疗IgA肾病的展望[J]
.河北中医,2008,30(12):1340-1342.
被引量:1
6
潘莉,丁英钧,常风云,赵玉庸.
络病理论在IgA肾病中的应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9):1683-1684.
被引量:7
7
王子威,卢燕,甄小芳.
中药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早期干预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4):504-507.
被引量:6
8
罗祈康.
丹参地黄汤对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早期治疗作用[J]
.右江医学,2012,40(2):168-170.
被引量:3
9
蔡正良,瞿平元,倪红,李亚琴.
应用裴正学教授经验方治疗激素依赖性过敏性紫癜肾炎临床观察[J]
.甘肃医药,2013,32(2):90-92.
被引量:1
10
谢素琼.
活血化瘀法治疗不同病理分型IgA肾病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13,45(2):33-35.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56
1
蔡正良,瞿平元,倪红,李亚琴.
应用裴正学教授经验方治疗激素依赖性过敏性紫癜肾炎临床观察[J]
.甘肃医药,2013,32(2):90-92.
被引量:1
2
裴卫竑.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报告[J]
.右江医学,2013,41(3):472-473.
3
宋杉,桂金贵.
中医药防治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研究进展[J]
.中医儿科杂志,2013,9(4):59-62.
被引量:5
4
叶淑芳,吴俊标,周玖瑶,赖洁梅,林劲,周园.
真武汤对IgA肾病大鼠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1(2):247-251.
被引量:8
5
杨惠忠.
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刊,2014,16(3):476-477.
被引量:6
6
方东行,何立群,郑贤国.
IgA肾病的治疗与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4):502-504.
被引量:8
7
张奕星,袁斌.
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治疗进展[J]
.医学综述,2014,20(8):1418-1421.
被引量:17
8
何翠嫦,蒙家敏,韦启麒.
梗阻性肾病与慢性肾炎致肾衰竭进展的对比分析[J]
.广西医学,2014,36(4):510-512.
被引量:4
9
高欣,田耘.
IgA肾病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12):73-75.
被引量:6
10
屈凯,于小勇,程小红,田耘,史健,李现成,张楠,赵亚峰,王漱非,延佩.
基于文献研究的IgA肾病证候分布情况与肾脏病理相关性的分析[J]
.陕西中医,2014,35(8):957-960.
被引量:4
1
赵伟.
芬太尼、氟哌啶、氯胺酮、东莨菪碱作为麻醉中辅助用药临床观察(附120例报告)[J]
.右江医学,1989,17(3):13-14.
2
王哲银,任永功,王定一,刘红丽,李亚丽,刘新波.
氟哌啶和东莨菪碱对硬膜外新斯的明术后镇痛副作用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6):316-316.
被引量:3
3
杨传智,赵秀玉,裴红,陈燕.
4种不同方法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
.职业与健康,2000,16(12):135-136.
4
王爱文.
吗啡与东莨菪碱合剂硬膜外腔注射术后镇痛效果观察[J]
.中原医刊,2003,30(14):40-40.
5
余俊文,李美珍,张小娟.
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0,1(2):108-109.
被引量:2
6
欧阳春宏,陈春来.
氯东利合剂应用于小儿麻醉[J]
.临床麻醉学杂志,1994,10(5):278-278.
7
吴启才.
毒蛇咬伤致急性心力衰竭抢救(附4例报告)[J]
.蛇志,1994,6(1):42-43.
被引量:4
8
解震河.
创伤性休克100例治疗分析[J]
.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1997,11(4):231-232.
9
林宪法,郑燕国,翁荣波.
东莨菪碱减少曲马多静脉镇痛副作用的临床观察[J]
.浙江临床医学,2004,6(1):74-74.
10
李丽娜,杨术真.
东莨菪碱与甘露醇交替应用治疗孕妇颅脑损伤效果观察[J]
.人民军医,1999,42(3):167-167.
被引量:1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