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8
-
1武多义.有关数学教学模式问题的若干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4):74-76. 被引量:20
-
2喻平.教学论的当代研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1):52-56. 被引量:14
-
3王坤元.数学教学模式调查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1999,8(2):82-84. 被引量:11
-
4李士铸 张奠宙.上通国际主流,下达课堂教学[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1-2.
-
5张华.课程与教学整合论[J].教育研究,2000,21(2):52-58. 被引量:129
-
6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23(5):3-7. 被引量:867
-
7吴刚平.教学改革的课程论意义[J].教育研究,2002,23(9):61-66. 被引量:70
-
8黎加厚主编.教育技术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二级参考文献18
-
1黄高庆,申继亮,辛涛.关于教学策略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8,19(11):50-54. 被引量:96
-
2张广君.教学论研究与发展的困境、盲点和误区[J].教育研究,1998,19(11):55-57. 被引量:19
-
3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1994,15(10):3-8. 被引量:245
-
4蔡淑兰.论教学策略研究的现状与意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4):23-28. 被引量:11
-
5裴娣娜.论我国教学论学科建设与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1998(6):35-38. 被引量:19
-
6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14-15.
-
7(英)Ernest P 齐建华(译).数学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3-24.
-
8钟启录.现代教学论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163-234.
-
9高文.现代教学论的模式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439-483.
-
10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37.
共引文献1090
-
1周晨.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11):68-71. 被引量:7
-
2厉行威,冯辉梅.教师点评应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J].中学语文,2020(25):58-60.
-
3王林发,马晓娜.动态生成:教学名师“二次成长”的新模式[J].郑州师范教育,2022,11(3):24-28.
-
4刘宗南.师范类专业“金课”建设:逻辑、范式与实现路径[J].郑州师范教育,2022,11(1):6-11.
-
5张剑.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数学教学过程的逻辑展开[J].新智慧,2019,0(26):80-80.
-
6陈静.对小学数学课堂文化的思索[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4):24-25. 被引量:1
-
7刁杏萍.小学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发掘与融通[J].新课程导学,2021(10):97-98. 被引量:1
-
8林春曹.深度学习,实现育人价值[J].教育视界,2021(2):21-24. 被引量:1
-
9赵飒爽,吴静雅.在启蒙与共情两端——学龄前儿童钢琴教学策略刍议[J].文艺争鸣,2022(8):204-208. 被引量:1
-
10常亚慧,万晓霞.契约与私交:合作学习的关系逻辑[J].全球教育展望,2021,50(6):67-77.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30
-
1闫德明.中学数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6(3):58-60. 被引量:5
-
2唐瑞芬.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印象记——兼谈现代技术对数学教育的影响[J].数学教学,1992(6):5-6. 被引量:1
-
3朱丽萍.浅谈新课标下数学教学模式的实施[J].中学数学教学,2005(3):10-11. 被引量:3
-
4赵小云,卢晓忠.论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探究性活动[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3):92-94. 被引量:10
-
5中专数学教学改革探讨[EB/OL].http://www.21cnjy.com/H/1/7/V39289.shtml.2009-01-10/2010-1-26.
-
6匡建民.注重非智力因素效用优化中专数学教学[EB/OL].http://www.ccclw.cn/wxl/html/7885.html.2010-01-26/2010--01-26.
-
7佚名.教学评价的功能[EB/OL].http://wangchengfa555, blog. 163. com/blog/static/ 244398592008119105733337. 2008--02--19/2010--01-- 26.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9]3号[B]教育部.
-
9张景中.超级画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3-8. 被引量:10
-
10曹一鸣,王长沛.MCL环境支持下的中学数学教学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9,18(2):56-58.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5
-
1李伟强.“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26):20-22. 被引量:4
-
2梁如均.浅谈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2007(07Z):81-81.
-
3黄红玉.中专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0(16):73-74.
-
4陈永康.从中职到高职,数学教师教学策略的转变[J].学园,2014,0(31):65-65.
-
5唐遥,易桂生,钟琦,吴补连.国内数学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数字教育,2022,8(5):24-3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6
-
1贾长青."互联网+"背景下提升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措施探讨[J].科教导刊,2021(5):130-131. 被引量:6
-
2李艳."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1,23(21):212-213. 被引量:3
-
3赵章燕.“互联网+”时代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2,24(22):185-187. 被引量:1
-
4李保臻,张苗.我国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展望[J].数字教育,2024,10(1):56-62. 被引量:1
-
5徐珺.“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路径分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4(3):176-178.
-
6殷晗迪,刘元法,郑召君.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肽自组装研究热点与前沿[J].中国食品学报,2025,25(2):519-531.
-
1朱连云.新课堂实验:预学展示,助学评议[J].上海教育科研,2011(1):75-76. 被引量:7
-
2陈天琰.浅谈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数学[J].福建教学研究,2016,0(5):7-8.
-
3周义斌.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育质量[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0(10):81-82. 被引量:1
-
4刘耀,卞惠石,申建春.数学教学要注意生活经验的渗透[J].湖南教育(上旬)(A),2000,0(2):40-40.
-
5赵学章.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J].中学教学参考,2010(29):9-9.
-
6刘芳.浅析高中数学的兴趣教学[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16(4):00159-00159.
-
7顾姝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网络科技时代,2007(18):77-78. 被引量:2
-
8倪绍兵.运用多媒体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1(12):104-104. 被引量:4
-
9陶明享.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0(10):148-148.
-
10林永兴.怎样调动下层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J].中国科技博览,2010(36):210-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