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华北BN油藏注二氧化碳混相驱室内试验评价
被引量:
4
Laboratory Appraisal of CO2 Miscible Flooding in BN Oil Reservoir in Huabei Oilfie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CO2 与华北BN油藏原油之间的相态特性和驱替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室试验评价 ,内容包括 :油气系统的相态特性试验研究、注CO2 驱油模型试验研究和CO2 与地层原油间的界面特性测量。通过这些试验认为 ,CO2 溶于地层原油后 ,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油气界面张力和原油粘度 ,提高驱油效率。
作者
辛守良
罗涛
张英霞
张丽庆
和雅琴
张汉洪
机构地区
华北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河南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河南石油》
2004年第4期30-32,共3页
Henan Petroleum
关键词
华北油田
二氧化碳
混相驱
提高采收率
相态特性
模型试验
界面特性测量
驱油效率
分类号
TE355.4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1
1
M.A.克林斯.程绍进译.二氧化碳驱油机理及工程设计[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同被引文献
32
1
罗瑞兰,程林松.
稠油油藏注CO_2适应性研究[J]
.石油钻采工艺,2004,26(5):67-72.
被引量:18
2
李向良,李振泉,郭平,李焕臣,李雪松.
二氧化碳混相驱的长岩心物理模拟[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31(5):102-104.
被引量:62
3
P.D.CLARK,P.M.DAVIS,N.I.DOWLING,宋佥.
酸性气体回注、硫磺的储存及硫能源[J]
.硫酸工业,2004(6):13-18.
被引量:3
4
徐永成,王庆,韩军,韩大伟,马品刚.
应用CO_2吞吐技术改善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几点认识[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4):69-71.
被引量:18
5
袁广均,王进安,周志龙,王兴忠,孙少华.
二氧化碳驱室内试验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31(8):94-96.
被引量:3
6
朱光有,张水昌,梁英波,戴金星.
四川盆地H_2S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探讨[J]
.地球化学,2006,35(4):432-442.
被引量:63
7
Egermann P,Vizika O.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reactiontransport phenomena dudng CO2 injection[R].SPE 93674,2005.
8
李盂涛.低渗透油田注气驱油实验和渗流机理研究[D].北京:中科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6.
9
EGERMANN P, BAZIN B, VIZIKA O.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reaction-transport phenomena during CO2 injection [ R ] . SPE 93674,2005:1-6.
10
Vogel J V. Inflow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s for solution-gas drive wells [J]. JPT, 1968,20(1):83 92.
引证文献
4
1
尚庆华,吴晓东,安永生,王旭东.
CO2混相驱注入能力预测理论研究及实例分析[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1,30(3):150-153.
被引量:6
2
吴拓,王杨,齐先有,王贺.
齐40块蒸汽驱伴生气回注油藏效果分析[J]
.特种油气藏,2012,19(1):104-106.
被引量:2
3
吴晓东,尚庆华,安永生,王玉霞.
CO_2混相驱储层吸气能力预测[J]
.石油钻采工艺,2012,34(4):81-84.
被引量:6
4
王玉霞,尚庆华,王艳霞.
CO_2混相驱油井产能预测方法[J]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3,37(1):97-10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喜恒坤.
蒸汽驱注汽井套管阴极保护技术的应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7):57-57.
2
章星,杨胜来,李芳芳,陈浩,聂向荣,丁景臣.
特低渗透油藏CO_2—水交替注入特征和效果[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3,32(2):122-125.
被引量:6
3
王玉霞,尚庆华,王艳霞.
CO_2混相驱油井产能预测方法[J]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3,37(1):97-103.
被引量:3
4
王长久,刘慧卿,郑强,林士尧.
稠油油藏蒸汽泡沫调驱物理模拟实验——以吉林油田扶北3区块为例[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3,20(5):76-78.
被引量:9
5
马桂芝,陈仁保,张立民,强晓光,李远超.
南堡陆地油田水平井二氧化碳吞吐主控因素[J]
.特种油气藏,2013,20(5):81-85.
被引量:18
6
王可君.
深层特稠油油藏HDCS开发技术政策界限[J]
.特种油气藏,2013,20(6):93-95.
被引量:6
7
殷丹丹,李宜强,赵东锋.
CO2驱产出气回注的驱油效果[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4,33(2):137-140.
被引量:5
8
张可,李实,马德胜,陈兴隆.
泡点压力处地层原油黏度预测[J]
.特种油气藏,2014,21(2):86-88.
被引量:1
9
刘必心,侯吉瑞,李本高,张磊.
二氧化碳驱特低渗油藏的封窜体系性能评价[J]
.特种油气藏,2014,21(3):128-131.
被引量:18
10
刘永辉,罗程程,张烈辉,王峰,辛涛云.
分层注CO_2井系统模型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5):123-127.
被引量:5
1
赵文勋,杨胜来.
华北X油藏注CO2混相驱实验研究[J]
.低渗透油气田,2009(3):101-104.
2
生如岩,毛振强,刘洪营,丁良成,张伟伟.
CO_2气藏开发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以高53块CO_2气藏为例[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1,8(4):60-62.
被引量:5
3
Yung,JJS,杜志彬.
富气驱中注入剂的组成及压力对驱油过程的影响[J]
.国外石油地质,1995(3):42-61.
4
倪军,展转盈,汪益宁,丁秀云.
低渗油藏注汽相态影响实验[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13,32(7):5-6.
被引量:3
5
赵炜,王西平.
凝析气藏中石蜡沉积造成的井筒伤害[J]
.世界石油工业,2000,7(6):47-50.
被引量:1
6
Sriv.,RK,王超.
用临界点下的CO2驱开采重油[J]
.采油工艺情报,1996(3):71-86.
被引量:1
7
邓道明,宫敬,张效研.
富气的相态特性及其工程意义[J]
.油气储运,2005,24(1):12-14.
被引量:5
8
喻西崇,李志军,郑晓鹏,王珏,李玉星.
含杂质CO_2体系相态特性及CO_2低温液态储存蒸发特性实验研究[J]
.中国海上油气,2009,21(3):196-199.
被引量:3
9
王建华,王国良,董浚修.
含氮硼酸酯添加剂性能研究[J]
.润滑与密封,2001,26(1):23-24.
被引量:10
10
Dria.,DE,孙亚恒.
二氧化碳驱条件下气,油,水三相相对渗透率测定[J]
.国外石油地质,1999,21(2):44-49.
河南石油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