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转型与宋代文学
Cultural Transition and Song Liter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旨在提出问题与思路。中唐至北宋是文化转型期,文学与之作同构运动。许多著名学者已注意到这一问题,但尚未作深入的系统研究。作者提出研究该文学运动的二条线索:一是在世俗地主知识化运动中,考察文学趋向由雅入俗再转入化俗为雅的回旋运动;一是由反思转入内省的过程中,伦理入主文学,士大夫形成相应的审美情趣,从而影响宋文学自立的形式。
作者
林继中
机构地区
漳州师范学院
出处
《东南学术》
2004年第5期155-161,共7页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关键词
文化转型
宋代文学
同构运动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6
1
[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A].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一)[C].中华书局,1992年版..
2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96页.
3
拙作:《文化建构文学史纲(中唐-北宋)》,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
4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45页.
5
王夫之.《宋论》[M].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3页.
6
见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6页.
7
黄仁宇.《赫逊何畔谈中国历史》[M].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50页.
8
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台北:正中书局,1994年版.第70页.
9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第八篇,第九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90-111页.
10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M].中华书局,1993.第243页.
共引文献
68
1
陈勇.
“不知宋学,则无以评汉宋之是非”——钱穆与清代学术史研究[J]
.史学理论研究,2003(1):48-58.
被引量:10
2
路新生.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J]
.历史教学问题,2001(3):13-16.
被引量:1
3
李芳民.
佛宫南院独游频──唐代诗人游居寺院习尚探赜[J]
.文学遗产,2002(3):39-49.
被引量:17
4
莫砺锋.
《唐诗三百首》中有宋诗吗?[J]
.文学遗产,2001(5):42-50.
被引量:17
5
袁林.
中国古代史研究数字化文献资源与利用[J]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12):19-27.
被引量:11
6
金洪大.
古文派的书画文艺美学思想研究[J]
.艺术百家,2005,21(3):74-81.
7
赵园.
关于“士风”[J]
.中国文化研究,2005(2):1-13.
被引量:7
8
黄丽峰.
古代文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及其思维走向[J]
.中州学刊,2005(4):182-186.
被引量:3
9
王勇.
井真成墓志与唐国子监[J]
.日本学刊,2006(2):121-128.
被引量:3
10
赵园.
原君·原臣——明清之际士人关于君主、君臣的论述[J]
.中国文化研究,2006(2):12-33.
被引量:4
1
林继中.
文化转型与宋代文学[J]
.长江学术,2006(1):61-68.
被引量:1
2
林继中.
中世文学大势[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9(1):27-33.
被引量:1
3
钟茜.
简论黄庭坚的艺术辩证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2(S2):129-133.
4
许德楠.
试谈杜诗中的“银章”和“省郎”[J]
.杜甫研究学刊,2002(1):80-86.
5
许自强.
再谈“京味小说派”──兼评《化俗为雅的艺术─京味小说特征论》[J]
.北京社会科学,1995(2):52-58.
被引量:5
6
高圣寒.
玩味入诗 ——比较苏轼"妙喻"与杨万里"活法"[J]
.散文百家(下旬刊),2016,0(8):4-4.
7
孙郁.
被分解的鲁迅[J]
.当代作家评论,2009(4):4-6.
被引量:5
8
林继中.
士族·文化·文学[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8(4):39-42.
被引量:1
9
李伯齐.
《聊斋》文言艺术琐议[J]
.蒲松龄研究,1995(2):71-76.
10
何同彬.
智慧的劫掠与死者的狂欢[J]
.粤海风,2008(5):22-24.
东南学术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