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档案中的清末革命者和流亡者
被引量:1
Chinese Revolutionists and Exiles of the Late Qing Period in Japanese Archives
出处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9-314,共16页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参考文献3
-
1.《林献堂先生纪念集》第3册[M].台北,1960年版.第520-522页.
-
2张品兴.《梁启超全集》[M].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3页.
-
3.《梁启超全集》[M].北京出版社,1999年7月.第655-735页.
共引文献20
-
1陈赟.从仁爱到正义:道德中心词语的现代转换及其困境[J].人文杂志,2004(4):55-58. 被引量:1
-
2游修庆.近代转型时期的自由观念和文学实践[J].广东社会科学,2005(5):150-155. 被引量:4
-
3成守勇.自除心奴始自由——梁启超自由思想析论[J].浙江学刊,2006(6):68-72.
-
4赵炎才.清末民初党际伦理基本特征透视[J].求索,2007(1):199-203. 被引量:2
-
5王志刚.“五四”时期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J].高校理论战线,2007(3):49-53. 被引量:5
-
6吴雅凌.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汉译及其影响[J].现代哲学,2009(3):84-93. 被引量:6
-
7蒋述卓,郑焕钊.群体心理与梁启超启蒙小说理论的形态[J].文艺研究,2009(8):52-62. 被引量:2
-
8陈泽环.孔子教义“实际裨益于今日国民者”--梁启超的儒学作用论初探[J].哲学动态,2010(2):29-33. 被引量:1
-
9柴文华.论中国现代哲学家的形上学情结[J].哲学研究,2010(5):49-56. 被引量:5
-
10龚颖.《自由之理》与《自由之权利》——密尔《论自由》两种日文译本的比较研究[J].哲学动态,2010(6):34-39. 被引量:1
-
1罗福惠,袁咏红.孙中山、梁启超旅台的补充研究——依据未刊日文档案的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52-56. 被引量:3
-
2王学信.伏尔泰:欧洲孔门第一弟子[J].海内与海外,2007(5):61-64.
-
3张弘.孙中山如何从流亡者变为大总统[J].党建文汇(下半月),2011(11):40-40.
-
4王海波.不屈的流亡者──记抗日英雄闫海文[J].党史纵横,2000(9).
-
5张弘.孙中山:从流亡者到大总统[J].源流,2011(17):22-23.
-
6祝莉.A Couple Devoted to Shadow Play[J].Women of China,2005(1):32-35.
-
7周实.中国人物[J].读书文摘,2008,0(6):23-26.
-
8陈林.中国的封面[J].环球军事,2013(23):71-71.
-
9彭明.范文澜治史的我见我闻[J].文史知识,2000(12):69-75. 被引量:2
-
10钱澄宇.论《竹林七贤砖画》在中国人物画史上的成就[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8):74-8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