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关于积累与消费比例问题的主要理论框架 被引量: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投资率或积累率偏高一直被视为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改革以来经济运行机制的根本转换,经济学家的有关思考方式也出现相应的转变。本文力图说明这种思考方式转变的基本轮廓,以及思考积累与消费的长期比例和短期比例所适用的理论框架的差异。
作者 杨春学 朱立
出处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5-29,共5页 Economic Perspectiv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张守一.《积累与消费比例及其优化问题》[A].杨坚白主编.《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若干理论问题》[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 2刘景义.《关于最佳积累率的估计》[A]..《数量经济理论模型与预测》[C].能源出版社,1983年版..
  • 3李武.关于最佳积累率的探索[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57-59. 被引量:5
  • 4巴罗和萨拉伊马丁.《经济增长》中译本[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 5刘迎秋.《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8、110页.

共引文献5

同被引文献138

引证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