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桂林甑皮岩遗址最新研究成果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甑皮岩遗址是一处时间跨度大、文化内涵丰富的原始文化洞穴遗址。位于广西桂林市南郊独山西南麓。洞口朝向西南,高出附近地面约5米。洞室分为主洞、矮洞和水洞三部分。主洞进深19.4米,面阔最宽处约15米,洞顶由洞口向内逐渐降低倾斜,高约0—4米,总面积约220平方米。洞前是一片开阔的平地,并有大片池塘,洞左侧有一地下溶洞。
作者
蒋廷瑜
机构地区
广西博物馆馆长
出处
《广西文史》
2004年第2期80-85,共6页
关键词
甑皮岩遗址
桂林市
历史文化
新石器时代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1
1
马驰.
中丹万年桂陶文化联合考察纪要[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56(9):127-133.
被引量:4
2
陈向进.
米藏[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56(8):52-54.
被引量:1
3
陈向进.
桂林的“世界级双核”之一——世界级品质的桂林史前洞穴文化[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56(6):10-13.
被引量:1
4
吴小红,张弛,保罗.格德伯格,大卫.科恩,潘岩,蒂娜.阿平,欧弗.巴尔-约瑟夫.
江西仙人洞遗址两万年前陶器的年代研究[J]
.南方文物,2012(3):1-6.
被引量:60
5
傅宪国,李新伟,李珍,张龙,陈超.
广西邕宁县顶蛳山遗址的发掘[J]
.考古,1998(11):11-33.
被引量:59
6
巫惠民,阳吉昌.
广西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的试掘[J]
.考古,1976(3):175-179.
被引量:44
7
~(14)C Laboratory, Beijing University and ~(14)C Laboratory IA, CASS.
石灰岩地区碳-14样品年代的可靠性与甑皮岩等遗址的年代问题[J]
.考古学报,1982(2):243-250.
被引量:35
8
王令红,彭书琳,陈远璋.
桂林宝积岩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和石器[J]
.人类学学报,1982,1(1):30-35.
被引量:36
9
李文杰.
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陶器的成型工艺[J]
.文物春秋,2005(6):30-35.
被引量:11
10
阳吉昌.桂林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及有关问题.见:周兴国主编,中日古人类与史前文化渊源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94-104.
引证文献
3
1
陈向进.
桂林的“世界级双核”之一——世界级品质的桂林史前洞穴文化[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56(6):10-13.
被引量:1
2
张美良,朱晓燕,覃军干,吴夏,曹建华.
桂林甑皮岩洞穴的形成、演化及古人类文化遗址堆积浅议[J]
.地球与环境,2011,39(3):305-312.
被引量:14
3
陈向进,胡大鹏.
中国文明的起源探索——桂林甑皮岩遗址陶器研究初探[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57(10):44-4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张美良,朱晓燕,吴夏,张碧云,潘谋成.
地下河水人工补给洞穴滴水、碳酸盐(钙)沉积特征及景观恢复探讨[J]
.中国岩溶,2015,34(1):17-26.
被引量:12
2
王紫燕,姜光辉,郭芳,苑晓雨,曾莘茹.
桂林甑皮岩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交互作用[J]
.中国岩溶,2017,36(5):659-667.
被引量:3
3
潘栎同,刘伟元,吴芳琼,张羽.
基于甑皮岩文化的特色旅游系列纪念品创新探析[J]
.美与时代(城市),2019,0(1):115-116.
被引量:1
4
卫敏洁,姜光辉,郭芳.
洞穴遗址保存环境的探测与研究--以桂林甑皮岩遗址为例[J]
.中国岩溶,2020,39(1):54-61.
被引量:3
5
Yan WU,Guangmao XIE,Limi MAO,Zhijun ZHAO,Miriam BELMAKER.
Phytolith evidence for human-plant subsistence in Yahuai Cave(Guangxi, South China) over the past 30000 years[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20,63(11):1745-1757.
被引量:11
6
卫敏洁,郭芳,姜光辉,贾亚男.
甑皮岩洞穴遗址地下水的水-气界面H2S气体的产生机理[J]
.地球与环境,2020,48(6):689-697.
被引量:1
7
史元润,林晓,徐亚东,余舒超,孙清泉.
南岭及邻区第四纪地层分区与综合地层格架[J]
.地质科技通报,2021,40(3):151-162.
被引量:3
8
张菡夏.
甑皮岩遗址植物遗存及生存环境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21,41(21):33-35.
9
邓亚东,孟庆鑫,吕勇,罗书文,潘明.
桂林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及其保护开发策略研究[J]
.中国岩溶,2021,40(5):783-792.
被引量:15
10
潘玉峰,吴建标,李社宏,潘明.
滇东南南洞地下河系统源区洞穴特征及其成因演化机制[J]
.中国岩溶,2022,41(1):133-142.
被引量:2
1
周海,傅宪国.
万年地书 桂林甑皮岩遗址[J]
.中国文化遗产,2008(5):111-114.
被引量:1
2
慕涵.
推翻与重建——甑皮岩遗址发掘的启示[J]
.中国文化遗产,2004(1):66-69.
3
甑皮岩遗址奠定华南史前文化序列[J]
.旅游纵览,2004,0(2):57-57.
被引量:1
4
李文杰.
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陶器的成型工艺[J]
.文物春秋,2005(6):30-35.
被引量:11
5
蒋廷瑜.
甑皮岩考古记[J]
.传承,2008,0(17):35-37.
被引量:1
6
张子模.
甑皮岩洞穴遗址及其年代浅析[J]
.江西文物,1989(1):1-11.
被引量:1
7
唐春松.
桂林甑皮岩遗址的饮食文化初探[J]
.社会科学家,1999,14(S2):104-105.
被引量:1
8
乔娇.
史前甑皮岩居民谋生手段复原研究[J]
.飞天,2011(2):109-111.
9
冯英,廖黎明.
桂林甑皮岩古人类遗址的旅游开发价值[J]
.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10):61-62.
被引量:1
10
高滨侑子,韩钊.
中国古代洞室墓[J]
.文博,1994(1):17-23.
被引量:8
广西文史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