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有大型企业为何难以走上自主创新之路
被引量:
8
Difficulties of autonomous innovation for large state-owned enterpri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哈尔滨锅炉厂这一国有大型企业在发展循环流化床技术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指出了国有大型企业从技术引进走向自主性技术创新的现实障碍及其成因 。
作者
李荫榕
孟庆伟
机构地区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04年第4期23-25,共3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基金
黑龙江省软科学攻关项目 (GC0 2D2 11)
关键词
国有大型企业
自主性技术创新
哈尔滨锅炉厂
循环流化床
分类号
F276.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63
参考文献
2
1
Tschanun I, Wihann G. Coal fired circulation fluidized bed generators for a paper mill in China [J]. Power - Gen Asia 97, 1997, 1: 167 ~164.
2
王为民.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加速“两上根本性”转变[J]
.中外科技信息,1998(2):9-1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3
1
王战军,周海涛.
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型大学——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基本问题研究(三)[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3):10-13.
被引量:101
2
王梦奎,谢伏瞻,李剑阁.
我国中长期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展望[J]
.今日浙江,2005(19):12-14.
被引量:3
3
李寿德,李垣.
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分析[J]
.比较教育研究,1999(1):24-27.
被引量:49
4
马陆亭,马桂荣.
试析研究型大学的边界条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6):60-61.
被引量:5
5
本刊编辑部.
自主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J]
.安徽科技,2004(6):1-1.
被引量:3
6
王子君.
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家自主创新[J]
.财经科学,2004(6):78-82.
被引量:20
7
易余胤,盛昭瀚,肖条军.
企业自主创新、模仿创新行为与市场结构的演化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2005,19(1):14-18.
被引量:78
8
程津培.
自主创新是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战略选择[J]
.中国发展,2004,4(3):1-3.
被引量:8
9
徐冠华.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走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J]
.中国科技产业,2005(4):9-13.
被引量:12
10
高旭东.
技术创新能力培养:特定的培养顺序还是有效的R&D[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6):64-68.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8
1
孟姝瑱.
塑造企业国际形象贵在自主创新[J]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5(6):20-22.
2
吕春燕,孟浩,何建坤.
研究型大学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5):1-7.
被引量:38
3
孟姝瑱.
塑造企业国际形象的切入点是自主创新[J]
.甘肃理论学刊,2006(2):127-129.
被引量:1
4
黄懿.
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利弊分析及建议[J]
.中国科技信息,2006(4):30-30.
被引量:11
5
孟姝瑱.
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关键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1):51-54.
6
王玉,文丰.
企业持续自主技术创新的研究:概念、关键因素、路径选择[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7):26-29.
被引量:8
7
刘礼金.
关于我国企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J]
.商业经济,2008(7):104-105.
8
王傅,汤中军,韩克嘉,王亚罡.
政校行企协同创新的各主体功能剖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13):1-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63
1
张都应,刘珠梅,张宏旗.
发挥高等学校优势、加强原始创新、推动科技进步[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z1):6-9.
被引量:4
2
洪晓军.
自主创新战略下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革[J]
.高教与经济,2008,21(1):24-27.
被引量:2
3
陆根尧,云鹤.
基于要素密集度视角的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0(S2):295-304.
被引量:5
4
孟浩,张继红.
应用型科研机构技术创新的综合评价[J]
.科学管理研究,2006,24(3):48-51.
被引量:5
5
王玉,文丰.
企业持续自主技术创新的研究:概念、关键因素、路径选择[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7):26-29.
被引量:8
6
黄宗远.
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0):71-72.
被引量:6
7
张元方.
模仿创新是目前我国企业成功发展的必经之路[J]
.今日科苑,2006(11):68-68.
8
黄少波.
基于自主创新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涵和构建[J]
.特区经济,2007(1):116-117.
被引量:2
9
洪晓军,肖刚,汪小洲.
自主创新战略下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革[J]
.辽宁教育研究,2007(1):26-28.
被引量:2
10
孟浩,王艳慧.
基于DEA的大学人才培养系统的综合评价[J]
.运筹与管理,2007,16(1):125-130.
被引量:13
1
呼涛.
从“哈锅”技改创新看大型国企改革[J]
.世纪桥,2005(10):68-69.
2
新一届重庆市领导成员[J]
.重庆与世界,1997,0(4):8-9.
3
孟庆伟,扈春香.
关于自主性技术创新中的技术融合[J]
.科学管理研究,2003,21(2):6-10.
被引量:10
4
“泛珠9+2”区域合作再开新篇[J]
.领导决策信息,2005,0(30):3-3.
5
邹春燕.
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J]
.科技创业家,2013(20).
6
周雪春.
加快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J]
.东南亚纵横,2005(6):65-69.
被引量:5
7
郑雨.
战后日美技术创新模式比较研究[J]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6,12(8):92-95.
被引量:2
8
王军.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引进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
.财经理论与实践,1999,20(3):19-23.
被引量:1
9
朱向栋.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府策略选择[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8(6):26-27.
10
孟庆伟,刘铁忠.
企业自主性技术创新中的知识流动[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85-89.
被引量:9
科技管理研究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