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和《红楼梦》比较研究综述与思考
被引量:11
出处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2-260,共19页
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参考文献30
-
1伊藤漱平,克成.《红楼梦》在日本[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6(2):79-82. 被引量:8
-
2顾鸣塘.东方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两颗明珠——论紫姬与薛宝钗[J].红楼梦学刊,1997(3):182-201. 被引量:4
-
3袁学敏.浅谈《源氏物语》和《红楼梦》的宗教归宿[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1(S2):57-60. 被引量:4
-
4牟应杭.《源氏物语》与《红楼梦》[J].贵州文史丛刊,1995(6):54-55. 被引量:1
-
5冯茜.贾宝玉与光源氏之比较[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4(2):93-95. 被引量:4
-
6刘浩,毕大群.紫姬与黛玉:心理异变与死亡意志[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6(4):98-101. 被引量:3
-
7牛水莲.理想的建立与破灭——“大观园”与“六条院”的比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1(5):86-89. 被引量:2
-
8赵连元.《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美学比较再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5):80-88. 被引量:5
-
9袁荻涌.《红楼梦》在日本[J].文史杂志,1996(2):8-9. 被引量:4
-
10陈京松.《源氏物语》第二回与《红楼梦》第五回中预示的比较[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0,24(2):4-6.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28
-
1李芒.平安朝宫廷贵族的恋情画卷——《源氏物语》初探[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5(3):1-6. 被引量:9
-
2从丛.相映生辉的悲剧性格塑造——《哈姆莱特》与《窦娥冤》比较研究新探[J].国外文学,1997(3):109-118. 被引量:6
-
3陶陶.异曲同工的哀歌——论《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主题的悲剧性[J].红楼梦学刊,1990(4):139-161. 被引量:8
-
4林树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糊涂帐[J].外国文学评论,1995(3):83-91. 被引量:11
-
5李卓.日本传统家庭的传统[J].日本学刊,1996(6):99-100. 被引量:6
-
6《中国哲学史》撰稿格式[J].中国哲学史,2001(4):39-39. 被引量:3
-
7[2][日]紫式部.源氏物语[M].丰子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
8[3]尚会鹏.中国人和日本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
9鲁迅.《中国小说史略》[A]..《鲁迅全集》第9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0页.
-
10陈悖等.比较文学[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66.
共引文献66
-
1梁欢.《源氏物语》和《红楼梦》的异同分析[J].南国博览,2019,0(4):34-34. 被引量:1
-
2刘之杰.《源氏物语》与《长恨歌》、《红楼梦》的不解之缘[J].电影文学,2008(8):119-120.
-
3胡泊.《源氏物语》和《红楼梦》中体现的物哀美意识[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3(5):3-4. 被引量:1
-
4李英武.试析《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爱情描写之异同[J].东北亚论坛,1995,4(1):86-91. 被引量:4
-
5饶道庆.《源氏物语》和《红楼梦》的“好色”比较——兼论日中古代文化的“好色”观对两书的影响[J].文艺研究,2004(6):74-80. 被引量:4
-
6阮煜.贾宝玉与源氏人物形象的比较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5(2):86-89. 被引量:1
-
7顾鸣塘.关于依田学海的《〈源氏物语〉与〈红楼梦〉》及其他[J].红楼梦学刊,2006(4):249-260. 被引量:4
-
8付岩志.贾宝玉与源氏公子情史发展比较[J].红楼梦学刊,2006(5):310-318. 被引量:1
-
9许纾.殊途同归——黛玉、紫姬形象之比较[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4(5):74-77. 被引量:3
-
10程美华.试析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的传播[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67-69.
同被引文献115
-
1潘道正.文化心理制约下的文学接受——从《源氏物语》和《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谈起[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8(S1):77-81. 被引量:3
-
2张爱玲,王慧敏.悲喜剧下女性独立的人格魅力——薛宝钗与伊丽莎白之比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14-15. 被引量:1
-
3居鲲.贾宝玉性别角色扮演再探[J].社会科学论坛,2010(1):41-46. 被引量:2
-
4蒲芳馨.古今异端之尤:李贽与贾宝玉——论贾宝玉形象蕴含的反理学思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S2):41-43. 被引量:3
-
5裘新江.贾宝玉“真顽石”吗[J].滁州学院学报,2005,7(4):6-9. 被引量:1
-
6王富鹏.一种特殊的性格类型——论贾宝玉的双性化性格特征[J].红楼梦学刊,1999(2):97-106. 被引量:11
-
7冯茜.贾宝玉与光源氏之比较[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4(2):93-95. 被引量:4
-
8俞东明.语用学定义与研究范畴新探[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3(4):104-115. 被引量:65
-
9端木蕻良.贺《红楼梦学刊》三十期[J].红楼梦学刊,1986(4):8-9. 被引量:1
-
10端木蕻良.《红边脞语》序[J].社会科学辑刊,1983(5):126-12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1
-
1付岩志.贾宝玉与源氏公子情史发展比较[J].红楼梦学刊,2006(5):310-318. 被引量:1
-
2梦[J].才智(才情斋版),2010(6).
-
3岑群霞.《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之语用模糊比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0-24. 被引量:1
-
4温婧.近十年贾宝玉研究综述[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87-91. 被引量:1
-
5魏丕植.道不自器,与之圆方——《源氏物语》与《红楼梦》创作观之比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5-12. 被引量:1
-
6饶道庆.端木蕻良《红楼梦》研究的比较文学视角[J].红楼梦学刊,2012(6):91-105.
-
7章敬峰.薛宝钗形象比较研究述评[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2):20-23. 被引量:1
-
8陈雅丹.《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中的男主人公形象比较[J].青年与社会(下),2013(11):324-324.
-
9牛立保.《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对比性研究[J].才智,2010,0(13):138-139. 被引量:3
-
10刘华曦.钗于奁内待时飞——明石姬与薛宝钗人物形象之比较[J].北方文学(中),2018,0(12):86-87.
二级引证文献9
-
1马骏.2010年度日本文学研究综述[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1):94-103. 被引量:7
-
2温婧.近十年贾宝玉研究综述[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87-91. 被引量:1
-
3章敬峰.薛宝钗形象比较研究述评[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2):20-23. 被引量:1
-
4张慧芳.《红楼梦》对话之语用模糊的动态认知解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2):37-40. 被引量:1
-
5董路.文学作品背后的历史痕迹——浅谈《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比较分析[J].北方文学(下),2013(1):11-12. 被引量:1
-
6高煜洁.薛宝钗和沈眉庄的人生价值观的异同[J].品位·经典,2018,0(5):17-20.
-
7李珊珊.多元文化视野下《源氏物语》和《红楼梦》比较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23,39(1):59-61.
-
8萨茹拉.《新译〈红楼梦〉》评点中的贾宝玉形象谫论[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5):84-89.
-
9李英杰.《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立意的落差——以男主人公形象的异同为例[J].今古文创,2024(48):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