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是提升成都城市竞争力的关键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较多,而人才资本是决定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成都作为西南地区人才荟萃之地,人才竞争力较强。但也存在布局不均与供求失衡并存等几大问题。本文就如何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来提升成都城市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
周万生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0-102,共3页
Theory and Reform
关键词
人才资本
竞争力
成都
分类号
F29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8
1
杨明洪.
论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主线与思路[J]
.经济评论,2001(1):90-92.
被引量:57
2
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J].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通报[Z].,2003.4..
4
冯昭奎.日本:在发达国家不少指标名列“倒数第一”[N].中国经济时报,2002—4—8.
5
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2,46.
6
胡鞍钢.用政策积累人力资本[N].市场报,2001—08—5.
7
苏海红 周万生 陈晋川 王丹.中组部2001年重点课题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和环境研究[M].,.第21页.
8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1-45.
二级参考文献
4
1
K.Arrow,Economic Implicationof Learning by Doing,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25,80(June 1962).
2
P.Romer,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4.5(October 1986).
3
R.Lucas,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22,1988.
4
胡汉辉,沈群红.
西方知识资本理论及其运用[J]
.经济学动态,1998(7):40-45.
被引量:90
共引文献
58
1
周玉永.
对上海城市规划建设人才队伍的认识与思考[J]
.上海城市规划,2006(6):27-28.
2
石婷婷.
人力资本理论与经营者持大股探讨[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5):94-99.
被引量:1
3
齐义军.
人力资本投资与内蒙古经济增长[J]
.阴山学刊,2004,17(6):79-83.
4
刘纯阳.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脉络[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1-4.
被引量:6
5
来君,王丹.
论人力资本产权特性及其实现形式的变迁——一种基于历史主义的理解[J]
.生产力研究,2005(1):35-37.
6
林秉娟.
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研究:人力资本的视角[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5):3-5.
被引量:2
7
许杰,王爱玲.
论人力资本理论的最新进展与教育制度创新[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10):14-18.
被引量:3
8
司强,李维梁.
人力资本价值理论的演变和衡量方法[J]
.山东社会科学,2005(10):63-65.
被引量:1
9
周万生.
构建学习型城市 提升城市竞争力[J]
.经济学家,2005(6):86-89.
被引量:3
10
武忠远,马勇.
西方现代人力资源问题研究的脉络与趋势[J]
.中国成人教育,2005(12):111-11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7
1
汪彦,华钢,曾刚.
人力资本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J]
.南京社会科学,2018,0(5):27-35.
被引量:27
2
吕拉昌,李勇.
基于城市创新职能的中国创新城市空间体系[J]
.地理学报,2010,65(2):177-190.
被引量:144
3
李平,许家云.
基于国际人力资本流动视角的中印技术创新模式比较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011(3):54-63.
被引量:12
4
陈跃刚,张弛,吴艳.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多维邻近性与知识溢出效应[J]
.城市发展研究,2018,25(12):34-44.
被引量:29
5
顾婷婷.
人力资本流动、知识外溢与技术创新研究——基于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视角[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10):31-37.
被引量:11
6
纪雯雯,赖德胜.
人力资本结构与创新[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69-181.
被引量:41
7
周灿,曾刚,宓泽锋,鲜果.
区域创新网络模式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2017,36(7):795-805.
被引量:87
8
陈秋玲,黄天河,武凯文.
人力资本流动性与创新--基于我国人才引进政策的比较研究[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4):124-140.
被引量:24
9
樊儒经,张雯.
人力资本和流动人口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研究——基于2011-2015年度江浙沪地区数据的实证分析[J]
.人口与发展,2019,25(3):14-26.
被引量:18
10
刘晔,曾经元,王若宇,詹佩瑜,潘卓林.
科研人才集聚对中国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J]
.经济地理,2019,39(7):139-147.
被引量:77
引证文献
2
1
姜照华,张燕.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的模式与类型[J]
.管理现代化,2000,20(2):29-31.
被引量:4
2
胡悦,李雪燕,马静.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以河北省流动人口为例[J]
.管理现代化,2021,41(2):77-8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张建红,姜照华,张淑琴.
高科技、新经济与全球化:我国的三重联动对策[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22(1):14-17.
被引量:1
2
刘民义,黄建成,钟惠桃,周莉智,骆水成.
科技园产业发展支撑软环境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1,21(4):70-73.
被引量:1
3
陈阳.
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观念创新[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8(4):11-13.
4
李亚玲,柳瑞.
人力资本层次结构优化与产业演进--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0-21.
被引量:1
5
张国庆,马敏.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提升[J]
.经济论坛,2023(4):45-57.
被引量:1
6
陈静,付华鑫.
科技人才集聚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J]
.工程经济,2024,34(10):42-54.
7
蒋长流,司怀涛.
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25(1):83-93.
8
王霆.
企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互动性[J]
.科学与管理,2008,28(3X):42-43.
1
周晓红.
安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人才环境建设研究[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5):188-190.
被引量:1
2
张增科.
武汉市人才队伍面临的主要问题[J]
.学习与实践,1989(8):58-59.
3
人才病[J]
.商界,2006(4):50-58.
被引量:5
4
浦东:人才荟萃 文化升华[J]
.今日上海,2004(6):36-39.
5
王华良.
浅论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利用[J]
.河南社会科学,1997,5(5):56-57.
6
李志范.
黑龙江省统计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J]
.统计与咨询,2002(6):8-10.
7
于富华.
人气旺 水利兴[J]
.人力资源,2001(9).
8
人才荟萃[J]
.中国产业,1995,0(3):105-105.
9
达才.
大连市积极建设东北亚人才高地[J]
.中国人才,2014(7):40-41.
10
寇汉萍,李雁宁.
浅谈新时期企业科协溪作的创新与实践[J]
.企业科协,2010(9):21-23.
理论与改革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