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校培养创新人才乃是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应属其中,尤其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提到创新更应有特色。按传统的高校教育体系培养出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作者
于伟建
庄学真
机构地区
广州大学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29-30,共2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高校
土木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体系
教育创新
教育观念
教育模式
素质教育
分类号
TU-4 [建筑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26
1
赵婷婷,买楠楠.
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94-101.
被引量:156
2
赵立.
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十大问题的思考[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6):1-5.
被引量:63
3
顾祥林,林峰.
中美英德加五国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2006,15(1):50-53.
被引量:47
4
刘西拉.
从土木工程领域看21世纪的工程教育[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3):8-14.
被引量:41
5
王雪峰,曹荣.
大工程观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4):19-23.
被引量:165
6
汪元榜.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J]
.巢湖学院学报,2006,8(6):73-78.
被引量:1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8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关情况[EB/OL].(2010-06-01)[2011-01-03].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l8/81/info1271944684837581.html.
9
袁志勇.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堪忧[N].科技日报,2010-4-2..
10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引证文献
4
1
熊保林,王希良,路春娇.
基于大工程观的土木工程教学改革[J]
.学理论,2010(17):256-256.
被引量:1
2
陈旭勇,黄风婵,殷正霞.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
.科技创业月刊,2013,26(4):126-128.
3
孙路,何延宏,王宇,李玉胜.
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35(6):136-138.
被引量:5
4
肖林鹏.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35(3):149-155.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雷庆关.
大工程观理念下的《混凝土结构》教学实践[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8(2):132-135.
被引量:3
2
郭锐,杨康,哈彤,王媛媛.
强化实践教学背景下的社会体育专业教学模式改革[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29(5):76-79.
被引量:1
3
王桂林.
浅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渗透就业创业教育[J]
.课程教育研究,2016,0(12):60-60.
4
杨萍.
系统论视角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6):200-201.
被引量:3
5
刘彦忠,王志楠.
优化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3(6):70-73.
6
张永刚.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0):134-135.
被引量:5
7
常海峰,回娅冬.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24):79-80.
被引量:3
8
李胜恒.
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研究——以百色学院为例[J]
.贵州体育科技,2018(1):26-28.
被引量:5
9
黄晓晓,郁庆定,熊朝荣.
创业教育与社会服务培养融合发展体系的构建——以体育类专业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0(5):71-73.
10
杨洋.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8,8(3):114-114.
被引量:3
1
朱瑾.
发生[J]
.新发现,2012(7):124-124.
2
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启动仪式圆满举行[J]
.自然与科技,2012(4).
3
何培玲.
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实施策略[J]
.山西建筑,2008,34(7):21-22.
被引量:3
4
胡榆生.
中等专业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之我见[J]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2007(10):40-40.
5
2006台北市全球华人资讯教育创新论坛成功举办[J]
.信息技术教育,2007(1):4-4.
6
国际建协建筑教育研究论文征文竞赛[J]
.建筑学报,2010(8):115-115.
7
丁志强.
身临其境 感同身受——建筑类专业德育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5(13):49-49.
被引量:1
8
章唯英.
精彩人生从儒雅起步[J]
.河北教育(德育版),2016,0(5):41-41.
9
郝国文,胡春弟.
教育创新与和谐校园建设[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4):243-243.
被引量:2
10
李相阁.
利用好网络这柄“双刃剑”[J]
.计算机与网络,2005,31(11):30-30.
教育与职业
2004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