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资本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进行了科学革命 ,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扩大再生产理论等一系列理论 ,使《资本论》成为一部逻辑严谨的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尽管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利用效用价值论、均衡价格论、生产要素价值论等对《资本论》进行攻击和责难 ,但始终无法驳倒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更无法替代它。
作者
石晶莹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9-24,共6页
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理论
效用价值论
均衡价格论
生产要素价值论
分类号
F0-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7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4
1
卫兴华.
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若干问题辨析[J]
.宏观经济研究,2003(12):11-14.
被引量:12
2
卫兴华.
山西商人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晋商研究》评介[J]
.高校理论战线,2002(10):62-62.
被引量:1
3
邱海平.
关于新一轮劳动价值理论的争论——兼谈如何科学评价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J]
.河南社会科学,2002,10(1):1-5.
被引量:5
4
卫兴华.
劳动价值论讨论中的一些观点质疑[J]
.当代财经,2002(12):3-5.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谷书堂,柳欣.
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与苏星同志商榷[J]
.中国社会科学,1993(6):83-94.
被引量:97
2
苏星.
劳动价值论一元论[J]
.中国社会科学,1992(6):3-16.
被引量:76
3
晏智杰.
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两点思考[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4):39-45.
被引量:15
4
卫兴华.
三论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有关问题[J]
.高校理论战线,2001(8):35-42.
被引量:6
5
邱海平.
生产社会化的二重发展与企业规模的变化[J]
.教学与研究,2001(4):47-52.
被引量:9
6
奚兆永.
劳动价值论论争之我见——评晏智杰教授对劳动价值论的“质疑”及其它[J]
.当代财经,1997(1):3-9.
被引量:2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M].,.第668、56-57页.
8
.《马克思恿格斯选集》,第二版,第4卷[M].,.第373页.
9
陈文通.
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涵义[J]
.前线,2001(6):30-32.
被引量:2
10
卫兴华.
关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问题[J]
.经济学动态,2000(12):9-17.
被引量:95
共引文献
18
1
刘伟,赵晓楷.
卫兴华对捍卫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贡献[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13-24.
被引量:1
2
王向阳.
浅论和谐富裕的三个环节[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S2):34-34.
3
吴言忠,马福泉.
中等收入者群体对我国消费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
.江苏商论,2005(4):10-12.
被引量:1
4
李济广.
马克思价值论原意与商品价值论分歧的认识根源[J]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18(5):22-26.
被引量:1
5
马京林,马家灏.
按生产要素分配若干问题的探讨[J]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5):11-12.
6
王密仙,陈明贺.
河北省城镇居民收入分析[J]
.北方经济(学术版),2007(1):25-26.
被引量:1
7
刘承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路径与成效——以公平与效率的双重标准为视角[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1):69-74.
被引量:5
8
关柏春,王博.
对“非劳收入论”的几点商榷意见[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25(3):5-8.
9
王秀云.
收入分配:理论探析与现实思考[J]
.特区经济,2010(6):109-111.
被引量:5
10
顾书桂.
从劳动价值论看非生产性劳动的内涵[J]
.社会主义研究,2011(1):11-16.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70
1
陈世兰.
浅谈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应注意的问题[J]
.现代企业教育,2006(24):140-141.
被引量:1
2
郭永萍.
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
.财政研究,2004,20(7):28-29.
被引量:2
3
冯振广,荣今兴.
逻辑起点问题琐谈[J]
.河南社会科学,1996,4(4):57-60.
被引量:79
4
张振立.
决定劳动就业量的一般规律[J]
.殷都学刊,1989,10(4):103-105.
被引量:2
5
罗英.
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之比较[J]
.当代经济研究,2004(11):50-52.
被引量:16
6
安果.
技术进步、就业兼容理论与中国就业问题[J]
.经济体制改革,2004(2):33-35.
被引量:10
7
董有德.
重返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J]
.当代经济研究,2004(12):31-35.
被引量:3
8
姚战琪,夏杰长.
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效应的经验分析[J]
.世界经济,2005,28(1):58-67.
被引量:255
9
付彩霞.
我国现实资本积累状况对传统资本积累理论的挑战[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0(2):22-25.
被引量:2
10
卫兴华.
三论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有关问题[J]
.高校理论战线,2001(8):35-4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6
1
何康宁.
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5(4):21-24.
被引量:2
2
胡青春,蒋佳莉,熊曦.
马克思《资本论》内在逻辑结构之我见[J]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5(2):16-19.
被引量:1
3
熊曦.
马克思《资本论》内在逻辑结构之我见[J]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7(2):5-10.
4
邹升平.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八大误区[J]
.甘肃社会科学,2008(3):74-77.
被引量:2
5
宋静.
资本积累和就业问题文献综述[J]
.商业研究,2011(1):135-142.
被引量:3
6
程昊,程言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起点范畴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2019(2):34-41.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程恩富,段学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起点方法论溯源[J]
.《资本论》研究,2022(1):1-16.
被引量:1
2
丁晓钦,杨华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起点研究[J]
.海派经济学,2023,21(1):43-60.
被引量:2
3
梁佩韵.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以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为例[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4):145-147.
被引量:2
4
李光郑,严志强,胡宝清.
广西典型市辖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J]
.经济研究导刊,2007(8):162-164.
5
吴淑玲.
与就业关联的深层次影响因素分析[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2):42-45.
被引量:1
6
肖宇亮.
我国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34(3):111-114.
被引量:2
7
孙志海.
价值理论概念体系的反思与重构——从语言逻辑分析出发[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6):13-21.
8
邹升平.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辩证法——兼与蔡继明教授商榷[J]
.改革,2016(4):149-157.
被引量:2
9
李佳.
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分析[J]
.纳税,2018,12(12):151-153.
被引量:2
10
李济广.
公有权、公有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点与主线[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0(8):112-120.
被引量:19
1
张轶慧.
用扩大再生产理论来看经济增长的实现[J]
.特区经济,2007(1):144-146.
2
李子联.
分配与增长: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4):48-57.
被引量:10
3
曾国良.
从古典到庸俗:蜕变的原因和影响[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4,14(2):9-12.
4
魏埙.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续)[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5):41-46.
5
成石.
效率是测量公平的一种尺度[J]
.中国人大,2013(10):6-7.
6
潘和亭.
扩大再生产理论的错误[J]
.中国集体经济,2009,0(10X):76-76.
7
反馈[J]
.瞭望,2015,0(10):4-4.
8
李芳林,查奇芬.
江苏省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J]
.江苏商论,2008(2):6-8.
被引量:3
9
许兴亚.
走出对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误区[J]
.中原市场大观,2003(5):21-23.
10
杨德明.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当代西方经济学——兼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导向[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7(2):71-79.
被引量:1
当代经济研究
200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