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人为本:新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的核心价值取向
被引量: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公平与效率、经济与社会发展、城乡与区域发展、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等四个方面的失衡 ,是公共政策在社会全面改革和转型过程中价值偏颇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政策导向 ,使我国公共政策价值导向从传统的“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向“以人为本”
作者
潘加军
戴艳军
机构地区
大连理工大学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8-71,共4页
Truth Seeking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价值取向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25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84
参考文献
3
1
刘福垣.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J]
.党建,2003(12):12-13.
被引量:19
2
任维德.
社会转型与公共政策[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3(4):21-26.
被引量:4
3
朱广忠.
中国社会全面转型期的政策走向[J]
.理论探讨,1999(3):92-95.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6
1
郑杭生 李强.社会运行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3..
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314-315.
6
朱崇实.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
22
1
张莉华.
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南京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
.南京社会科学,2004(z1):75-78.
2
吴瑛玫.
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11):4-7.
被引量:2
3
李世雁,刘静妍.
从生态学的层面以能量流动解析社会发展过程[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201-204.
被引量:2
4
安丰全.
谈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科学发展观[J]
.国际石油经济,2004,12(7):16-22.
5
孙树源.
公立医院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21):39-40.
6
蒋才茂.
科学发展观与南通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J]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4):32-35.
7
徐国喜.
从辩证法角度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12(5):15-17.
8
王伟,胡莹.
党的执政理念的价值及其实现[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8-11.
被引量:5
9
赵卿敏.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教育健康发展[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4S):88-91.
被引量:2
10
贾自力.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石油产业发展[J]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6):48-49.
同被引文献
125
1
朱健刚,王瀚.
党领共治:社区实验视域下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再生产[J]
.中国行政管理,2021(5):6-14.
被引量:60
2
郭圣莉,尹露.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政策演变及逻辑意涵——基于67份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J]
.行政论坛,2021(1):82-91.
被引量:30
3
李良,郭琼,杨德礼.
信息公平与国家公共政策选择[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2):72-77.
被引量:6
4
郑红,李士涛.
中国扶贫问题综述[J]
.党政干部学刊,2003(4):26-27.
被引量:7
5
童星,林闽钢.
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1994(3):86-98.
被引量:194
6
杨宏山.
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与公正原则[J]
.中国行政管理,2004(8):87-90.
被引量:20
7
肖林鹏,赵云宏.
试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以人为本”[J]
.体育文化导刊,2004(7):36-37.
被引量:9
8
刘明芝.
“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性探讨——兼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J]
.理论学刊,2004(8):27-30.
被引量:4
9
秦继茂,李崇智.
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J]
.理论月刊,2005(1):31-33.
被引量:10
10
王春福.
论公共政策的双重价值取向[J]
.求实,2005(2):61-63.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14
1
李红梅,曹军,李曼伟.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50-51.
被引量:5
2
张建荣.
统筹兼顾: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论依据[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1):76-81.
被引量:7
3
周如俊.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公共政策调整与创新[J]
.晋阳学刊,2005(6):3-7.
被引量:5
4
刘秋银,孙远太.
论新时期我国公共政策价值取向[J]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2):167-168.
被引量:6
5
赵尔奎,占绍文.
构建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J]
.理论观察,2006(3):23-24.
被引量:8
6
黄中庸,周建民,陈令霞.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演变的价值分析[J]
.理论界,2006(8):128-130.
被引量:22
7
代建明,张艳,孙威.
从服务型政府看我国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J]
.北方经济,2008(14):21-22.
被引量:1
8
杨文英,王铁丰,李靖,徐佩利,雷明,王秀茹.
公共治理和谐与公共政策体系的构建[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5):41-43.
9
郑伟.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公共政策的人本化走向[J]
.党政干部学刊,2009(3):30-31.
被引量:1
10
辛卫振,同春芬.
中国农村扶贫政策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J]
.绥化学院学报,2011,31(5):68-71.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84
1
李琦.
基于灰色模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实证研究——以全国9所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为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69(S01):123-128.
被引量:10
2
沈晓燕.
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角色调整[J]
.行政与法,2008(10):16-18.
被引量:2
3
张建荣.
统筹兼顾: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论依据[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1):76-81.
被引量:7
4
孙海涛.
医疗救助过程中精神障碍者重要权利的立法保护[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1):122-127.
被引量:2
5
张云昊.
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向政策转化的组织结构体系创新[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2):81-86.
被引量:3
6
孙岩,冯立芳.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政策执行的多案例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3):77-82.
被引量:5
7
夏冬泓.
论财税法与财税政策的调适[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3):88-92.
被引量:4
8
李屏.
基于人本理念的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3).
9
李亮,方卫芳.
浅论公共政策出台的价值取向问题及风险对策分析——开征燃油税为何“四面楚歌”[J]
.法制与社会,2008(7).
10
荣浩,冯静.
关于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的思考[J]
.湖北社会科学,2006(5):36-38.
被引量:1
1
张青枝.
中国社会发展的公平和效率[J]
.前沿,1996(Z1):34-35.
被引量:2
2
李保福.
构建和谐单位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J]
.党的建设,2006(3):45-45.
3
陈雨珍.
社会主义本质论探析──兼论效率与公平[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8(2):18-21.
4
“全面深化改革”有何新特点?[J]
.党课,2015,0(9):21-22.
5
樊耀.
提高领导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J]
.当代江西,2005,0(3):7-7.
6
汤,蒋学模.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否需要修改[J]
.资料通讯,2007(7):90-91.
7
刘子华.
访美归来话管理[J]
.中国律师,2001(6):80-81.
8
吴志勇.
我国行政立法的价值取向[J]
.福建法学,2000(3):10-13.
9
李旭帅.
和谐社会中的法经济学精神[J]
.消费导刊,2007,0(6):147-147.
10
吴福永.
公平的基本原则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2):59-61.
求实
200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