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湖南社会科学》
2004年第4期142-142,共1页
Social Sciences in Hunan
同被引文献44
-
1黄国秋,乔聚龙.生存教育:生存能力和生存意识的培养[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6(3):49-50. 被引量:7
-
2周为华.生存教育——新教材素质教育的突破口[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8):89-90. 被引量:2
-
3吕天赦,王岗.大学体育应以“生存教育”为目的[J].体育学刊,1998,5(2):64-65. 被引量:8
-
4高民.特殊教育实践中的生存教育观[J].中国特殊教育,1998(3):39-43. 被引量:5
-
5胡幸福.中国古代平民生存教育内容初探[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8(3):98-100. 被引量:2
-
6张治库.生存教育仍是高等教育的主要问题[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12(3):62-67. 被引量:11
-
7李文华.谈对青少年的生存教育[J].社科纵横,1997,12(4):65-66. 被引量:1
-
8唐黎标,王春华.在瑞典挑战"生存教育"[J].河北教育,2004(7):92-93. 被引量:2
-
9唐宏贵,李双成,黄靖,孙计金.俄罗斯“生命安全教育”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4,11(6):69-71. 被引量:61
-
10童建国.学校体育开展生存训练可行性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5):98-99. 被引量:7
引证文献10
-
1陈勇军,虞文华,董显辉.十年来我国生存教育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70-173. 被引量:8
-
2薛武,李维希,苏桂范,何英.在大学体育课中通过体育锻炼开展生存教育的重要意义[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6):110-111. 被引量:1
-
3何英,刘东波.国内外高校生存教育现状比较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4):89-91. 被引量:5
-
4钟娟.云南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三生教育”结合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4):67-68. 被引量:3
-
5伊文海,孙婕.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生存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的结合[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6):123-125. 被引量:7
-
6俞国栋,王兴发.不同教材中适当渗透“生存教育”例析[J].运动,2011(9):128-129. 被引量:1
-
7牛丽丽.“危情生存”教育进入学校体育的必要性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4):44-47. 被引量:2
-
8章著,李发姣.浅谈在中学体育健康课中渗透生存教育与训练[J].当代体育科技,2012,2(15):41-42.
-
9张洪志.大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生存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7):62-62.
-
10李喜艳,王定明.体育在农村留守儿童生存能力教育中的作用[J].青少年体育,2017(1):22-2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6
-
1郭媛.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优化路径浅析[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21):125-126. 被引量:1
-
2卢真金.生存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本义及深化[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3):21-27. 被引量:16
-
3刘红.生存拓展训练在学校体育的发展探析[J].体育世界,2009(12):45-46.
-
4王攀攀,吴晓蓉.中小学生存教育课程资源开发问题探究[J].基础教育,2011,8(2):94-98.
-
5殷鼎,朱婉宁,刘军.高校以体育为载体开展生存教育的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1,24(1):86-87. 被引量:4
-
6刘丽.当代大学生生存教育模式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1(12):75-77. 被引量:2
-
7殷鼎.中小学生体质现状与学校生存教育模式的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运动,2011(13):55-57.
-
8赵效江,史友国,巩飞.生存教育视野下高校游泳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19):109-110. 被引量:1
-
9国利,杨成.高校体育课开设生存教育的重要性研究[J].考试周刊,2013(32):99-100.
-
10曹小芬.体育教学中的“三生教育”价值研究——以在独立学院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为例[J].体育科技,2014,35(3):115-117. 被引量:1
-
1佟岩,周滨.谈武术的价值、现状及未来发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23(1):17-19. 被引量:24
-
2NBA矮人传奇[J].高中生之友(青春版),2008,0(Z2):98-99.
-
3马爱囡.从“健康第一”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03,20(1):101-102. 被引量:1
-
4克东.漫谈体育邮票鉴赏(一)[J].集邮博览,2004,0(11):60-61. 被引量:1
-
5徐孟进.“高原现象”及其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1,14(2):82-84. 被引量:8
-
6王楠,金春霞.高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的可行性研究[J].创新科技,2004(12):63-63.
-
7程诗晓.快乐体育课堂的由来[J].青少年体育,2016(12):44-44.
-
8刘剑利.怎样当好教练员[J].门球之苑,2006,0(1):27-28.
-
9张福洪.论竞技体操的训练原则[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3,9(2):48-54.
-
10张炎冰.拿会么鱼说话(二)——王永贵谈技录[J].钓鱼,2004(18):3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