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析美国公众外交的重新兴起
被引量:
1
Analysis on the Revitalization of American Public Diploma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公众外交是美国政府对外文化活动的重要方式,也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工具。其发展历程几经波折,冷战后曾一度丧失地位,近年又重新兴起。本文阐述了美国公众外交的含义,重点阐明其在“9·11”事件后的重新兴起,并对其兴起的原因与背景加以分析。
作者
李新华
机构地区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4年第6期37-40,共4页
Leading Journal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美国公众外交
文化外交
软力量
“9·11”事件
分类号
D80 [政治法律—外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20
1
俞新天.
中国公共外交与软实力建设[J]
.国际展望,2009,1(3):17-27.
被引量:11
2
胡耀亭.
历史的昭示──纪念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建55周年[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11):16-19.
被引量:1
3
唐小松,王义桅.
国外对公共外交的探索[J]
.国际问题研究,2005(1):60-63.
被引量:16
4
高飞.
公共外交的界定、形成条件及其作用[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5,22(3):105-112.
被引量:75
5
胡锦涛.《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的讲话》,2009年7月17日.
6
李新华.《试析美国公众外交的重新兴起》[J].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6):38-38.
7
侯兵.《“这里是北京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播40周年展览侧记”》[J].新闻战线,1987,(12).
8
魏武.《外文局60年:架世界了解中国之桥》,载《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9月4日.
9
林晓光、周彦.《毛泽东与新中国外交:以1950年代的对日政策为中心》,载《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2006年9月7日.
10
徐莹.
中国公共外交的三大亮点[J]
.今日中国论坛,2008(2):104-10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曲星.
公共外交的经典含义与中国特色[J]
.国际问题研究,2010(6):4-9.
被引量:60
二级引证文献
60
1
马斌.
以公共外交推动中欧班列发展的基础和重点[J]
.公共外交季刊,2023(4):13-20.
2
鲁世巍.
公共外交中的国家角色——“以人为本”下的民智与包容[J]
.学术前沿,2013(1):37-41.
3
雷芳.
新世纪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研究综述[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84-87.
被引量:4
4
赵长峰,左祥云.
中国参与国际体系变革进程的战略规划[J]
.社会主义研究,2011(5):118-122.
被引量:2
5
沈海涛,李永强.
中国对日公共外交探析[J]
.日本研究,2011(3):67-71.
被引量:4
6
毛艳,甘钧先.
中国在气候领域的公共外交及手段创新[J]
.国际论坛,2012,14(1):43-48.
7
金正昆,黄达.
有关公共外交研究的几个问题[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3):1-8.
被引量:3
8
洪丽.
政府、媒体与文化合力下的公共外交[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3):45-48.
被引量:2
9
刘朋.
中国的政治认知与国家形象传播演化[J]
.国际新闻界,2012,34(7):26-31.
被引量:6
10
王伟男.
侨务公共外交:理论建构的尝试[J]
.国际展望,2012,4(5):29-39.
被引量:13
1
韩召颖.
美国公众外交与美国对外政策[J]
.太平洋学报,2001,9(4):28-38.
被引量:5
2
严波.
浅析美国对阿拉伯世界公众外交之悖论[J]
.兰州学刊,2006(11):116-119.
3
王宏伟.
“9·11”后的美国公众外交[J]
.国际论坛,2003,5(1):46-50.
被引量:4
4
杨友孙,胡淑慧.
美国公众外交与东欧巨变[J]
.俄罗斯研究,2005(3):38-42.
被引量:1
5
韩召颖.
公众外交: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工具[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89-96.
被引量:16
6
徐艳秋.
21世纪中国对美文化外交发展研究[J]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1,0(2):80-82.
7
李菁华.
方法与应用:话语分析与美国公众外交[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5):37-43.
被引量:6
8
王锦瑭.
文化事务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作用[J]
.九江师专学报,1995,14(4):29-34.
9
彭姝祎.
试论法国的文化外交[J]
.欧洲研究,2009,27(4):107-122.
被引量:15
10
胡文涛.
美国早期文化外交机制的构建:过程、动因及启示[J]
.国际论坛,2005,7(4):65-69.
被引量:8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