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教科书中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研究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上)(以下简称教科书)P115,3.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一节中,为了提起学生的兴趣,降低推导难度,先介绍高斯求和法,即高斯10岁时速算1+2+…+100的值[结果是(1+100)×50=5050].但在后面的公式推导中又突然改用倒序相加法,这种前后差异让学生接受困难,教师按教材暴露这一思维过程也有点牵强附会,为了克服这些教学上的困难,利用公式推导开展研究性学习,使有限的教材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我们对公式推导作了些研究、挖掘.
作者
熊福州
机构地区
四川省沪县第二中学
出处
《河北理科教学研究》
2004年第2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等差数列
前N项和公式
高中
数学
公式推导
倒序相加法
分类号
G634.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1
章建跃.
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续)[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半月高中),2010(4):2-6.
被引量:23
2
索云旺,郭豫,廖爽,田丽,王文英.
对等差(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的思考[J]
.中学数学教学,2010(4):4-1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涂海,熊福州.
2011年高考数学四川卷(理20)的解法与思考[J]
.中学数学研究,2011(9):41-4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熊福州.
从“待定系数裂项求和”到“直接待定系数求和”[J]
.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12(3):1-3.
1
祁世泽.
高中数学中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与技巧[J]
.中学教学参考,2017(8):41-41.
2
陆细桂.
例谈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与技巧[J]
.上海中学数学,2008(6).
被引量:1
3
田园.
数列的裂项法求和及其应用[J]
.中学数学研究,2012(5):29-31.
4
王德明.
关于“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误区分析[J]
.教育现代化,2005(9):94-94.
5
张月媚.
数列求和,妙哉[J]
.数学教学通讯(数学金刊)(高考),2009(11):16-17.
6
张之宁.
数列求和的几类常见方法[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3):80-80.
被引量:1
7
莫莉.
《找规律》教学设计[J]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10):332-332.
8
李昭平.
源于一道课本习题的中考题[J]
.初中数学教与学,2000(9):26-28.
9
杨志明,张晓华.
最大值到底是几?[J]
.中学数学,2001(7):33-33.
10
卢苏颖.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J]
.考试周刊,2011(60):67-68.
河北理科教学研究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