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华简《耆夜》中有五首诗,特别是周公所赋《蟋蟀》一诗,与《诗经·唐风·蟋蟀》接近,很多学者对两者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主要有三种意见:或认为前者早,或认为后者早,或认为两者不相干,但是多数人都是围绕前两个意见进行讨论,互相辩难。笔者以为这两首诗,有可能最初是一种"族本"的关系,而且在流传中均发生了改变。因此,既然两种《蟋蟀》是不同系统的"族本",经过了流变,则静止性地去考求我们所见两者孰早孰晚、孰优孰劣,意义已经不大。
出处
《中原文化研究》
2014年第2期55-62,共8页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Research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国家起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12&ZD13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出简帛与百家争鸣的重要论题研究"(12CZS013)
上海085社会学学科内涵建设科研项目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