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新测算与政策含义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实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从更加符合现实的角度看,它主要应包括农村剩余经济活动人口和农业剩余劳动力两部分。为此,本文在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统计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农村剩余经济活动人口进行了测算,然后采用修正后的工日折算法详尽估算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规模。结果显示,无论是从数量还是结构上看,我国人口红利优势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作者
文青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出处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4-76,共3页
Southwest Finance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最新测算
政策含义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8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719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13
1
都阳,王美艳.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估计及其含义[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4):17-24.
被引量:39
2
Rural Social and Economic Investigation Office.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量分析[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2):34-38.
被引量:27
3
王红玲.
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方法与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1998(4):52-55.
被引量:95
4
江秀辉,李伟.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统计方法的比较[J]
.甘肃农业,2007(5):70-72.
被引量:3
5
Taylor J.R.Rural Employment Trends and the Legacy of Surplus Labor,1978-1986[].China Quarterly.1988
6
蔡昉.
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J]
.中国人口科学,2007(2):2-7.
被引量:211
7
钟钰,蓝海涛.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变动及剩余状况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09(6):41-48.
被引量:47
8
张良悦.
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含义与政府作为[J]
.农村经济,2010(3):17-20.
被引量:15
9
刘建进.
一个农户劳动力模型及有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实证研究[J]
.中国农村经济,1997(6):15-22.
被引量:63
10
胡鞍钢.
中国就业状况分析[J]
.管理世界,1997,13(3):36-54.
被引量:175
二级参考文献
58
1
都阳,蔡昉.
中国制造业工资的地区趋同性与劳动力市场一体化[J]
.世界经济,2004,27(8):42-49.
被引量:60
2
章铮.
民工供给量的统计分析——兼论“民工荒”[J]
.中国农村经济,2005(1):17-25.
被引量:82
3
陈吉元,胡必亮.
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
.经济研究,1994,29(4):14-22.
被引量:203
4
钟甫宁.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J]
.农业经济问题,1995,16(9):18-19.
被引量:10
5
王检贵,丁守海.
中国究竟还有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J]
.中国社会科学,2005(5):27-35.
被引量:119
6
许庆,章元.
土地调整、地权稳定性与农民长期投资激励[J]
.经济研究,2005,40(10):59-69.
被引量:182
7
夏积智.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若干思考[J]
.中国劳动科学,1996(6):14-20.
被引量:2
8
杨竞寸.
谨防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调[J]
.中国老区建设,2006(2):32-32.
被引量:4
9
蔡昉,王美艳.
“未富先老”与劳动力短缺[J]
.开放导报,2006(1):31-39.
被引量:65
10
王诚.
中国就业转型:从隐蔽失业、就业不足到效率型就业[J]
.经济研究,1996,31(5):38-46.
被引量:126
共引文献
719
1
宋建.
技术创新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J]
.南大商学评论,2021,18(2):60-88.
被引量:1
2
王静怡,王慧青.
湖南省双峰县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究[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0,0(1):87-91.
被引量:4
3
孙鸿.
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研究[J]
.区域治理,2018,0(27):96-96.
被引量:1
4
廖薇.
土地权力、农业收入与农户投资激励——以四川省什邡市为例[J]
.新疆农垦经济,2007(4):10-13.
5
高帆.
体制转型—结构转化:中国经济发展的“异质性”及其引申含义[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1):23-29.
被引量:7
6
王建阳.
剩余劳动力转移与西部产业结构优化[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3.
被引量:1
7
汪政杰.
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J]
.现代经济信息,2008(6):194-196.
8
陆芳.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9(11):47-49.
9
杨宝三.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0(2):39-42.
10
龚敏健,黄晨熹.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及趋势分析[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4):45-52.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47
1
夏杰长.
发展经济学失业理论述评[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1999(5):18-21.
被引量:2
2
何景熙.
不充分就业及其社会影响——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农村劳动力利用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1999(2):34-50.
被引量:40
3
托马斯.罗斯基,罗伯特.米德.
关于中国农业劳动力数量之研究[J]
.中国农村观察,1997(4):30-41.
被引量:39
4
章铮.
民工供给量的统计分析——兼论“民工荒”[J]
.中国农村经济,2005(1):17-25.
被引量:82
5
郭熙保.
农业剩余劳动问题探讨[J]
.经济学家,1995(3):63-69.
被引量:9
6
王检贵,丁守海.
中国究竟还有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J]
.中国社会科学,2005(5):27-35.
被引量:119
7
柳百萍.
发展乡村旅游与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新选择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6):500-504.
被引量:18
8
王国霞.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估算与转移规模预测[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4):19-24.
被引量:25
9
郭金兴.
1996—2005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估算——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J]
.南开经济研究,2007(4):72-81.
被引量:33
10
蔡昉,王美艳.
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一个反设事实法的应用[J]
.中国农村经济,2007(10):4-12.
被引量:175
引证文献
4
1
罗怀良,张梅,张小娟,王睿,黄晓旭,李娟.
四川盆地边缘山地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制约分析——以四川省沐川县为例[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1(2):263-272.
被引量:2
2
赵卫军,焦斌龙,韩媛媛.
1984~2050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存量估算和预测[J]
.人口研究,2018,42(2):54-69.
被引量:17
3
赵天宝,赵忠艳.
耕地面积奇缺村屯精准扶贫措施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20,36(8):79-86.
被引量:1
4
赵卫军,席玉光.
对农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新探析[J]
.市场观察,2016,0(S1):264-265.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龚先安,曾庆先.
浅析国家储备粮的轮换[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00,25(3):24-24.
被引量:2
2
王兆萍,冯莉.
南疆四地州农业劳动力剩余率测度及地区差异分析[J]
.经济论坛,2019,0(7):55-64.
被引量:1
3
郝薇,王鹏飞.
京津冀农业劳动力及其老龄化研究[J]
.地理研究,2019,38(11):2766-2777.
被引量:5
4
杜志雄,王宾.
农业风险形态与诱因分析:一个文献综述[J]
.江淮论坛,2020(2):64-72.
被引量:17
5
孙学涛.
促进还是抑制?——非农就业对农地效率的影响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42(1):133-144.
被引量:11
6
侯瑜,王琪.
农业劳动力跨部门转移障碍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劳动,2021(1):31-44.
被引量:1
7
谢思宇,肖霞,刘龙,谢小康,唐巧云.
湖南农业人力资本存量与影响因素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3):200-202.
8
李婵.
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五统一”管理机制的必要性[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1,50(5):30-31.
9
雷丽芳,许佳贤,李聿财,郑逸芳.
土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4(6):78-87.
被引量:1
10
王庆芳,郭金兴.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估计:2010—2018年[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1,41(12):93-110.
被引量:16
1
王明亮.
贵州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J]
.凯里学院学报,2010,28(1):46-49.
被引量:13
2
于敏.
“一带一路”带农业“走出去”[J]
.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15,0(4):9-10.
被引量:11
3
胡建国.
试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4):52-53.
4
李敏.
浅析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4(1):50-53.
被引量:1
5
张一平.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探[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5(z1):109-113.
被引量:2
6
伍先斌.
中国工业化进程与比较优势[J]
.消费导刊,2008,0(21):74-74.
7
刘兴琼.
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J]
.云南农业,2004(5):6-6.
8
周健.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与估算方法研究[J]
.社会科学战线,2009(8):113-119.
被引量:17
9
易特夫,李光武.
湘潭市 返乡创业劳务输出双丰收[J]
.中国就业,2009(9):64-64.
10
刘林.
“打工经济”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J]
.致富之友,2004(5):18-19.
西南金融
2013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