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郭沫若的“我”——兼谈五四时期个人主义思想对郭沫若的影响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使用“个人主义”一词并非想耸人听闻,主要出于尊重历史本来面貌的考虑。虽然相当一个时期以来,这一名词一直被贬而斥之,但在五四时期它却是一个流行的褒义词。当然必须明确的是,今与昔虽使用“个人主义”这同一词语。
作者
李今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03-215,共13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关键词
郭沫若诗歌
个人主义思想
五四时期
宇宙万物
叶罗提
精神特征
文化运动
悲怜
自我形象
中国现代文学史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0
1
张牛.
弗洛伊德学说对郭沫若早期作品的影响[J]
.探索,1985(5):59-61.
被引量:2
2
黄侯兴.
再塑现代文化伟人的肖像──读秦川的近著《郭沫若评传》[J]
.郭沫若学刊,1994(3):81-83.
被引量:1
3
该书编辑部.《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修订版)[M]{H}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369.
4
卢梭;李常山.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H}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12.
5
弗林斯;王芃.舍勒思想评述[M]{H}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48.
6
鲁迅.而已集·小杂感[A]{H}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32.
7
刘长林.
关于运动激愤式自杀社会意义赋予的探讨——以1919—1928年社会运动中的自杀事件为例[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3):99-106.
被引量:4
8
李音.
再造“病人”——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中国文界“疾病隐喻”的发生[J]
.文艺争鸣,2012(9):59-65.
被引量:7
9
李永东.
身份焦虑、民族认同与洋装政治——以创造社作家为例[J]
.文艺研究,2018(3):65-73.
被引量:5
10
倪婷婷.
再论“五四”作家的哀悯情感[J]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08(1):25-3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贺仲明.
重审文学中的个人主义[J]
.山花,2013(10):137-145.
被引量:3
2
杨春梅,王再兴.
郭沫若早期小说中的新文学自觉——历史语境、病态书写与启蒙局限[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4(3):57-6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李定春,吴云.
个人观转型对1980年代初期小说的影响[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0(3):138-142.
被引量:1
2
贺仲明.
在大“道”阐扬中追寻文学真义——评熊育群《钟南山:苍生在上》[J]
.南方文坛,2020(6):148-150.
3
臧晴.
先锋的遗产与风格的养成——论毕飞宇的小说创作[J]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1):94-99.
被引量:4
4
陈子倩.
郭沫若小说中的自然书写与心灵救赎[J]
.郭沫若学刊,2025(3):47-53.
1
陆忆凡.
简论李商隐与郭沫若诗歌中的神兽形象[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5,0(6):23-25.
2
欧阳文风.
以哲理做骨子:宗白华的新诗理念[J]
.理论与创作,2005(3):9-13.
被引量:1
3
赵霞,李娟.
郭沫若与五四时期的诗歌翻译[J]
.兰台世界(上旬),2013,0(1):20-21.
被引量:2
4
王爱军,魏建.
郭沫若诗歌研究述评[J]
.郭沫若学刊,1996(1):72-77.
被引量:1
5
方长安,黄艳灵.
郭沫若与《女神》[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6):55-63.
被引量:2
6
王菁.
一九九一年郭沫若研究论文目录索引[J]
.郭沫若学刊,1992(1):82-86.
被引量:1
7
吴家荣.
论郭沫若诗歌美学思想[J]
.郭沫若学刊,1997(3):38-45.
被引量:1
8
吴国群.
孙席珍评传(下)[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87,22(2):18-30.
9
陈俐,郭沫若.
光之世界的生命律动——郭沫若诗歌《光海》新读[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6(4):85-89.
被引量:3
10
左惠芳.
论郭沫若诗歌的现代形态[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5):64-6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