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滇西临沧花岗岩带的成因类型及其物源的讨论 被引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所指的临沧花岗岩带是指沿澜沧江断裂带西侧分布的花岗岩类岩石,包括习称的临沧花岗岩基和南边的小岩体。临沧花岗岩带的成因众说纷纭,我们试图通过对该带花岗岩类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研究,讨论岩浆活动的成因类型、构造环境和物源区。临沧花岗岩带南北长约350km,宽15—45km,总面积达8000km^2。北起昌宁、凤庆,南至中缅边境的勐宋、布朗山。沿澜沧江两侧呈近南北向反“S”形长条状展布,根据本区岩浆活动的空间位置、侵入时代和岩石特征,将本带分为三部分:(Ⅰ)临沧花岗岩基;(Ⅱ)凤庆—昌宁岩体;(Ⅲ)景洪南小岩体群。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40-243,共4页 Bulletin of Mineralog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31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