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北京话文白异读的形成及消长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汉语的各地方言都有文白异读。文与白代表两种不同的方言系统,一般说来,白读代表本方言的土语,而文读则是在本方言音系所许可的范围内接受某一权威方言的影响而产生的新形式。白与文体现土/雅两种不同的风格色彩的差异。北京话的文白异读主要表现在原来收-k尾的宕、江、曾、梗、通各摄的入声韵德、陌(麦)、铎、药、觉、屋三(烛)的例字上。例如: (德)文:-k(唇音后为-o,下同)
作者
靳光瑾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文白异读
《中原音韵》
李氏音鉴
入声韵
风格色彩
文言音
主要元音
北方方言
语式
兰州方言音系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38
1
熊正辉.
南昌方言的文白读[J]
.方言,1985,7(3):205-213.
被引量:21
2
张盛裕.
潮阳方言的文白异读[J]
.方言,1979,1(4):241-267.
被引量:24
3
李如龙.
厦门話的文白異讀[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3,20(2):57-100.
被引量:10
4
林焘.
北京官话区的划分[J]
.方言,1987,9(3):166-172.
被引量:60
5
孙维张,路野,李丽君.
吉林方言分区略说[J]
.方言,1986,8(1):39-45.
被引量:24
6
贺巍.
东北官话的分区(稿)[J]
.方言,1986,8(3):172-181.
被引量:95
7
郭正彦.
黑龙江方言分区略说[J]
.方言,1986,8(3):182-185.
被引量:31
8
张振兴.
漳平(永福)方言的文白异读(三)[J]
.方言,1990(1):46-53.
被引量:9
9
张振兴.
漳平(永福)方言的文白异读(二)[J]
.方言,1989(4):281-292.
被引量:9
10
张振兴.
漳平(永福)方言的文白异读(一)[J]
.方言,1989(3):171-179.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4
1
李蓝.
文白异读的形成模式与北京话的文白异读[J]
.中国社会科学,2013(9):163-179.
被引量:10
2
那琳,朱红.
开原方言文白异读研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4):39-43.
被引量:1
3
丁崇明.
语言变异与规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78-82.
被引量:17
4
叶荧光.
也谈开一德与开二陌麦的演化[J]
.古汉语研究,2022(1):60-75.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孟宇.
新世纪中国社会语言学动态演进研究[J]
.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2022(1):30-40.
2
Chris Winkler.
负载管理器件简化便携式应用设计[J]
.电子设计应用,2005(9):116-116.
3
欧阳旭.
语言本体系统的常规和变异[J]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4):45-46.
4
郭建.
网络语言的变异现象[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8(6):52-54.
被引量:1
5
李素琼,杨燕群.
网络语言变异现象与现代汉语语言规范[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94-96.
被引量:10
6
陈国达.
从生态语言学视角看新闻报道中的语言变异[J]
.丽水学院学报,2011,33(1):92-97.
被引量:2
7
李珂.
时尚新词语的变异动因及其规范化[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6):111-114.
被引量:4
8
沙宗元.
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1):16-20.
被引量:3
9
史玮璇,李艳晓,雷秀云.
浅析网络语言变异[J]
.北方文学(下),2012(4):105-105.
10
朴美玉.
延边朝鲜语词汇变异研究——以朝鲜语汉字词和外来词的使用为例[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6(4):11-21.
被引量:4
1
胡双.
现代汉语ABB式形容词的色彩意义研究[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3):153-156.
被引量:1
2
庄义友.
略论词义的修辞色彩[J]
.韶关师专学报,1989(4):0078-0083.
3
卿雪华,王周炎.
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近义词常见偏误分析[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24-127.
被引量:1
4
夏雪峰.
歇后语的风格色彩[J]
.龙岩师专学报,2004,22(2):86-89.
被引量:5
5
郑宇.
从“口”、“头”看汉语一名多量组合现象[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2):124-128.
被引量:1
6
杨金鼎.
论义项的建立[J]
.辞书研究,1987(4):58-65.
7
刘群.
现代汉语中词语儿化后的语义类型[J]
.襄樊学院学报,2002,23(3):45-48.
被引量:2
8
党艳平.
什么时候该儿化,什么时候不该儿化[J]
.北方文学(中),2012(9):116-116.
9
周晓燕,杜真强,孙占兴.
黑龙江动物谚语的色彩意义研究[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38(4):94-97.
10
陈水雄.
汉语词的色彩义探析——兼评《汉语词义分析》相关论述[J]
.海口经济学院学报,2011,10(3):75-80.
语文建设
199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