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辨病与辨证的模型差异及其互补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从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临床思路被倡导以来,已博得中医、中西医结合界的共识。然而,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病"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模型,它们在构造和运用上各有什么特点呢?
作者
聂广
机构地区
湖北中医学院
出处
《医学与哲学(A)》
1992年第7期35-36,共2页
Medicine & Philosophy:Humanistic & Social Medicine Edition
关键词
辨病
疾病模型
临床思路
证模型
中西医结合
肝胆湿热
肝郁脾虚
肝肾阴虚
卫气营血辨证
西方医学
分类号
R [医药卫生]
B [哲学宗教]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0
1
危北海,张万岱,陈治水,张育轩.
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0):869-871.
被引量:216
2
孟捷.
药物性肝病与毒损肝络辨识[J]
.中医药学刊,2005,23(2):317-317.
被引量:11
3
刘兰林,杨进,倪媛媛.
构建外感热病辨证体系的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20-22.
被引量:18
4
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方案)[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4):237-238.
被引量:347
5
黄梅林.
统一外感热病辨证纲领探索[J]
.中医药研究,1989,5(5):8-11.
被引量:2
6
刘震,姚乃礼.
慢性乙型肝炎毒损肝络病机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26-1127.
被引量:17
7
金雪明,胡之.
胡仲翊治疗外感热病的经验[J]
.江苏中医,1996,17(12):5-6.
被引量:2
8
叶吉晃.
周仲瑛教授“伏毒”学说初探[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4(10):4-7.
被引量:37
9
牛建昭,李健,李彧,李峰.
酒精性肝纤维化“毒损肝络”病机假说的形成及临床意义[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7,17(1):17-18.
被引量:10
10
于淼,朴春丽,南征.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从毒损肝络论治的理论初探[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3):18-20.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2
1
周晓娟,聂广.
“毒损肝络”假说及其应用价值[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10,12(2):45-49.
被引量:12
2
聂凡,周大桥,聂广.
从个体化技艺到标准化技术:传染病辨证模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
.环球中医药,2012,5(8):588-59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张景洲.
基于毒邪和络病理论治疗原发性肝癌[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1):424-425.
被引量:4
2
张景洲,惠歌,冯相伟.
基于“毒损肝络”理论初步探讨扶正解毒通络方抗肝癌作用机制[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85-87.
被引量:5
3
白宇,赵智强.
略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毒邪致病[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3):152-153.
4
聂广.
从“分型辨证”到“分期辨证”——中西医结合传染病诊疗模式的推陈出新[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38(12):1501-1506.
被引量:4
5
陆霓虹,汪亚玲,欧阳兵,杨蕤.
抗痨补肺汤联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10):98-100.
被引量:7
6
王亚红,吉兴旺.
刘铁军教授对肝硬化腹水病因病机的认识[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4):200-202.
被引量:10
7
张景洲,冯相伟,孟繁平.
扶正解毒通络方对人肝癌HepG2细胞MMP-2、MMP-9表达及细胞侵袭作用的影响[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7,33(4):542-544.
被引量:31
8
何清,聂广.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的几个问题[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7,27(5):257-262.
被引量:5
9
王亚红,吉兴旺,陈昕雨,刘铁军.
七消饮颗粒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24):76-78.
被引量:3
10
霍少凯,熊壮,李斌,宫嘉莲,冷炎.
“毒损肝络”说在乙肝肝硬化治疗中的意义[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03):28-28.
被引量:3
1
王伟.
六味地黄汤合栀子豉汤加减治疗绝经综合征肝肾阴虚型36例临床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4):1963-1964.
被引量:6
2
何宏邦,刘玉姿,孔祥铁.
胃脘痛类证方药专家系统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
.医学与哲学(A),1992,26(4):40-41.
3
董明国,魏喜保.
建立中西医结合溃疡病动物模型思路方法[J]
.医学与哲学(A),1992,26(10):34-35.
4
殷志坚.
临床诊疗失误的人为因素及其对策[J]
.医学与哲学(A),1992,26(2):15-16.
被引量:2
5
刘中景.
中医临床研究中的矛盾点及解决方法[J]
.医学与哲学(A),1992,26(2):32-33.
6
张启煊.
试论温病中西医结合思路[J]
.医学与哲学(A),1992,26(10):39-39.
7
贾松惠.
再灌注性损伤—偶然中的必然[J]
.医学与哲学(A),1992,26(5):32-33.
8
高洪春.
周次清教授治学中的辩证法思想[J]
.医学与哲学(A),1992,26(11):51-52.
9
论点摘编[J]
.医学与哲学(A),1992,26(5).
10
常存库.
中医:民族主体的选择与创造——中医认识论研究导引[J]
.医学与哲学(A),1992,26(6):26-28.
被引量:3
医学与哲学(A)
1992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